出自明王鏊的《梁州序.贺秉之授经府》
拼音和注音
shān lín cén jì , guān cáo xuān nào , lì yǐn zhōng jiān zuì mià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山林:1.山与林。亦指有山有林的地区。2.借指隐居。3.指隐居之地。4.园林。5.山林体文章的省称。
中间:(名)里面;当中:我们~他最高。②(名)正中;中心:广场~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③(名)在事物两端之间或两个事物之间的位置:武汉位于北京和广州~。④(形)不偏不倚,保持中立的:~派|~势力。
岑寂:(书)(形)寂静、寂寞,孤独冷清。
喧闹:(形)喧哗热闹:~的会场|~的街市。[近]喧哗。[反]沉寂|静谧。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原诗
山林岑寂,官曹喧闹,吏隐中间最妙。
圣恩隆重,天书一纸亲教。
管领西湖风月,南国烟霞,尽与舒吟啸。
清朝鹓鹭,似总贤劳。输与伊人一著高。
莲幕俊,玉堂老。宴高楼日日笙歌绕。
尘世梦,几人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