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谯庵

历观嘉泰与开禧,禅苑宗坛更有谁。
修竹苍松凛寒色,一如问道冷泉时。

作品评述

《题谯庵》是宋代释智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曾历经了嘉泰和开禧两朝,
禅宫中的宗坛上,还有谁能与我相比。
修竹和苍松展现出冷寒的色彩,
就像在问道的时候感受到的那冷泉。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谯庵禅院中的心境和体验。作者回顾了自己在嘉泰和开禧两朝间的历程,表达了对禅宗修行的自豪和对同修者的自我评价。他认为自己在禅宫的宗坛上无人可及。随后,作者以修竹和苍松的形象来描绘出禅院中的景色,它们的冷寒色调让人联想到冷泉。这种景象与作者在问道时的体验相呼应,进一步强调了禅修的冷静与宁静。

赏析:
《题谯庵》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禅修者在禅院中的境界和感受。通过使用修竹和苍松这样的自然意象,作者将禅修者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传达了禅宗修行中深入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修竹和苍松的冷寒色调以及冷泉的提及,突出了禅修过程中的冷静和宁静,强调了禅宗追求心灵清净和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禅宗的修行理念和境界。读者在阅读中可以感受到禅修的宁静和内省,体验到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这首诗词通过表达禅修者的心境和景色的描绘,唤起了读者对于内心安宁和灵性追求的共鸣。

作者介绍

释智朋,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巖。爲青原下十三世,宝峯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

诗词推荐

耄岁谁知困不苏,每虞黠鬼笑狂图。陶公老去但浊酒,管老归来惟白襦。不逐儿童觅兼味,且随邻曲了残租。细思自有欣然处,高谢人间九折途。

开门凉气入,默默坐移时。积雨逢初霁,斜阳照短篱。交秋桐落早,闰月菊开迟。朋好遥相忆,清尊何所期。

□几□□□□□,□□依旧向阳开。神仙究竟归何处,驻马多时望不回。

龙且风土类中原,雨势山开百里川。白鹭水田摩诘画,桃花溪洞武陵船。

茆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吟尽江南草木春,只今台阁有诗人。汉廷安用沧浪句,容我持竿咏白苹。

晓腹清呼饱露津,本求仙蜕远嚣尘。貂温范蜜非吾族,枉共花冠托此身。

月过市无声,令人毛发清。连村三鼓急,隔水一灯明。琢句醉时语,簪花老后情。凭栏发长啸,不管卧龙惊。

紫芝峰上一凭栏,烟草茫茫天地宽。眼界已随流水去,丹青无复旧时看。

舍东日初上,堂南雪已消。乌声弄新霁,春风动柳条。学道心未降,端居生寂寥。佳人不可挹,芳物为无聊。夕扉还自掩,弯弓已翘翘。黯黯长安夜,愁思怅迢迢。

云去云来几点星,城头画鼓转三更。草深萤聚浑成怜,月暗鹤飞惟有声。何处夜航鸣橹过,沧江如镜烟半破。忽然长啸惊沙鸥,飞入前山不留个。

濛濛雨中春,回首失残腊。茸茸亭前草,新旧已相杂。累囚守僧窗,日惧万钧压。有罪可糜躯,无仆堪荷锸。门前苍藓深,户外蛛纲合。时与逢迎者,云中一孤塔。

春在将回暑,晴开尚带阴。佳时从易过,閒日尽能禁。卧室宜重立,浮鱼乐又沉。有诗无亦好,争似有时心。

堂堂如叟云梦胸,笔端日夜生云风。地临嵩少萃奇秀,雕搜仿佛穷天功。捷如接猱健博虎,妩媚清切归深雄。六丁不取四天黑,阴山直恐喧雷公。

追惟献岁发春间,和我新诗忆故山。今日始知诗是谶,魂兮应已度函关。

吴楚中间天杳茫,愁霖倾卷水洋洋。千帆渡口低鹏翼,海阔风微不敢翔。

春霖朝罢客西东,雨足泥声路未通。独爱千峰最高处,一峰初日白云中。

天上归来打六更,梦回搔首正瞢腾。玉霜初上三更月,绛彩犹明九市灯。声彻铜鱼催勘箭,影斜金鹊在觚棱。帝乡东望重回首,佳气何时到五陵。

榻有何人下,君能此夜过。寒蝉吴客赋,衰凤楚狂歌。雨气千江入,秋声万木多。明朝寒浦望,摇落有渔蓑。

阖闾城中三月春,流莺水边啼向人。崔家姊妹双燕子,踏春小靴红鹤嘴。飞花和雨着衣裳,早装小娣嫁文央。离歌苦惜春光好,去去轻舟隔江岛。东人西人相合离,为君欢乐为君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