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充出游三首

诸郎联璧万人看,新有诗声伯仲间。
作意登临还得句,此生宁复要长闲。

作品评述

《和黄充出游三首》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创作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诸位士子联袂前往游览名胜,其中一个人自豪地宣称自己有诗才,另一个人则谦逊地表示自己与前者有同样的才华。诗人通过这样的情景描绘,表达了对登山游览的向往以及追求宁静闲适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联璧诸郎万人观,
新声有诗伯仲间。
登临作意还得句,
此生宁复要长闲。

诗意:
这群诸位士子聚在一起,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其中有个人有了新的创作,他与另一个有诗才的人相媲美。
在登山游览时,他们灵感迸发,互相激发灵感,
这样的生活才是他们心中渴望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登山游览和诗歌创作的热爱,并通过诗中人物的对话展现了不同的心境和态度。诗人以联璧之形来形容诸位士子的集体,意味着他们的聚集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和赞叹。其中一个人自豪地宣称自己有新的创作,显示出他的自信和对自己才华的自豪。而另一个人则谦逊地表示自己与前者有同样的才华,彰显了他们之间的互相尊重和欣赏。诗人通过这种对话的方式,突显了士人间的友谊和创作的激情。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自己的心愿和追求。他认为,登山游览可以激发灵感,使诗人们在自然景观中找到创作的灵感和意境。这种追求宁静闲适生活的态度也是诗人对于自己人生的期许。他希望能够拥有足够的闲暇时光,追求诗意与自然的结合,享受宁静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描绘士人的联游情景,表达了对于自然和诗歌创作的喜爱,并表现了诗人追求宁静闲适生活的心愿。诗人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对话的形式,展示了士人之间的友谊和对诗歌的热爱,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登山游览中的愉悦和诗意的美好。

作者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诗词推荐

庭树忽已暗,故人那不来。只因厌烦暑,永日坐霜台。官荣多所系,闲居亦愆期。高阁犹相望,青山欲暮时。

少日父兄夸俊声,后来场屋擅文名。锦橐久矣憎长吉,玉枕几于杀阿平。底鸥材群及鱼队,化为虎落与蛇坑。可怜彩翠矜毛羽,顾影无言只自惊。

谢娘栀子,贾妃萸佩。

欲遣吟人对好山,暮天和雨醉凭栏。座中云气侵人湿,砌下泉声逼酒寒。红烛围棋生死急,清风挥尘笑谈闲。更筹报尽不成起,车从厌厌夜已阑。

三战败不羞,一官迁辄喜。古人思慰亲,愧辱宁在己。於陵避兄食,织屦仰妻子。思义有相权,洁身非至理。

万里江山一褐裘,十年踪迹并萍浮。囷禾谁展周郎指,负米长怀季路忧。书剑未酬平昔志,水云空结异乡愁。悠悠万事书空足,独立西风自点头。

天坛绝顶山,彷佛翠微间。迹久苔纹碎,云根古木间。丹成人已去,鹤驾未曾还。犹有箫吹响,时时下旧山。

逍遥心地得关关,偶被功名涴我闲。有寿亦将归象外,无诗兼不恋人间。何穷默识轻洪范,未丧斯文胜大还。筐箧静开难似此,蕊珠春色海中山。

建瓴败屋方倾雨,垂罄空囊正念饥。渐见炊烟多笑语,可怜僮仆太无知。

穷达宁无分,逢迎费折腰。人情剡溪纸,世事浙江潮。冻井和冰汲,寒山带雪樵。子云虽寂寞,庄叟得逍遥。

自从回步百花桥。便独处清宵。凤衾鸳枕,何事等闲抛。纵有余香,也似郎恩爱,向日夜潜消。恐伊不信芳容改,将憔悴、写霜绡。更凭锦字,字字说情憀。要识愁肠,但看丁香树。渐结尽春梢。

少年金紫就光辉,直指边城虎翼飞。一卷旌收千骑虏,万全身出百重围。黄云断塞寻鹰去,白草连天射雁归。白首汉廷刀笔吏,丈夫功业本相依。

天清地宁,庆袭一人。九州四海,咸被尧仁。熙熙然涵泳化育,犹千花万卉之逢春。

几日云昏病亦昏,问春咫尺负名园。两枝何自落书几,一笑为之开酒尊。怪底江南新种得,未饶洛下旧名喧。不然故有栽培力,能使芳根学返魂。

事殊兴极忧思集,足茧荒山转愁疾。汉家山东二百州,青是烽烟白人骨。入门依旧四壁空,一斛旧水藏蛟龙。年过半百不称意,此曲哀怨何时终。

少年有志封侯,弯弓欲挂扶桑外。一朝敛缩,萧然清兴,了无拘碍。袖里阴符,枕中鸿宝,功名蝉蜕。看舌端霹雳,剧谈玄妙,人间世、疑无对。阆苑醉乡佳处,想当年、绿阴犹在。君仙寄语,不须点勘,鬼神功罪。碧海千寻,赤城万丈,风高浪快。待踞龟食蛤,相期汗漫,与烟霞会。

忆初见君江浦外,七尺长身齿含贝。君年未冠复新婚,锦带吴钩紫丝佩。豪姿侠气飒萧爽,春鸿轻便秋隼快。结交梁楚燕赵间,追慕廉蔺羞郭解。誓将弓槊事鞍马,耻作寒儒服巾带。余时琐屑笺虫鱼,折几寒灯写秋芥。相逢一笑恍自失,不异低岑仰高岱。杀鸡为黍三日谈,深中肯綮入襜骱。

国朝唐与苏,不数汉相如。继彼二季后,当兹三世余。青云曾给札,班鬓尚题舆。古义惟知学,时人或谓疏。郑虔归系马,阮籍倒乘驴。日月且逝矣,贤才终舍诸。何迟问安在,可使赋归欤。直自枉渚宿,还过彭蠡潴。岷江饮乡水,庐阜访林居。翰墨深怀趣,登临想尽摅。岘山孤湛辈,栗里

香阶宝砌静无尘,摇指星河再拜人。若把离情今夕说,世间生死最伤神。

扫园收槲叶,掊地甃塼炉。幸有藜烹粥,何惭纸作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