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竹溪三诗·昌黎与孟简尚书书

纷纷儒墨互攻排,此事吾尝体认来。
一向嵩山面空壁,一于骊岫拨残灰。
贤如颜闵今亡矣,古有彭聃安在哉。
岁晚雪中逢族子,退之至此未忘骸。

作品评述

《和竹溪三诗·昌黎与孟简尚书书》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刘克庄。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纷纷儒墨互攻排,
各种学派争论不休,
我曾体会过这种争论。

一向嵩山面空壁,
长期在嵩山面对着空壁,
一直在骊岫山上拨动残灰。

贤人如颜闵今已亡去,
古代曾有彭聃安然在世。
多年后,在雪中相遇族人,
退隐之后,依然不能忘怀他们的遗骸。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学术争论的触动以及对前贤和族人的思念之情。作者描述了儒墨两种学派的争论,表示自己曾经亲身体验过这种争论的激烈和复杂性。接着,作者将自己的退隐生活与嵩山和骊岫山相联系,表达了自己长期面对空壁和拨动残灰的修行境界。在最后几句中,作者提到了贤人颜闵和彭聃,表达了对已逝先贤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中,作者提到在雪中相遇族人,并表示即使退隐之后,依然不能忘怀他们的遗骸,表达了对族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对学术争论、修行境界和对先贤和族人的思念之情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学问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艺术性。整体上,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并通过对不同主题的交织,构建了一幅深邃而富有意味的画面。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将行客有戒,正热人不禁。出门一昔雨,解缆十日阴。湘山益以碧,湘水益以深。天光接云梦,野暝蒙衡郴。蝇无盘中迹,蝉有木末音。顾乃废枕簟,爰方索衣衾。我起问夹岸,往藏孰与今。衡茅或数间,丛竹毕十寻。蒲莲间华实,鸥鹭时浮沉。老穉各有得,渔樵不相侵。早插禾欲孕新炊粟

尚方绶带迎嘉节,中禁彤闱纳美祥。畴德珍符方瑞圣,后天宸寿永无疆。

昆仑三髻马风歌。得遇修仙厌事多。我处无为酬本愿,人求追荐苦相魔。加持助醮居环堵,救拔亡灵上大罗。滞魄孤魂诚有幸,一齐超度喜无

上岭或如兴,下岭复如拜。是程多泥涂,拄杖端足赖。脱屦去泥淖,停车观水械。偶然得一笑,更以苦为快。田水终夜鸣,江浪怒澎湃。听之不能睡,摩足了诗债。

岭梅开候晓风寒,几度添衣怕倚栏。 残菊由能傲霜学,休将白眼向人看。

寿阳楼下清淮水,帆去帆来何日休。浮世十年多少事,风烟依旧别离愁。楼头夜静行人绝,楼下影斜淮月秋。不道孤吟不能寐,一声羌笛怨谁舟。

庆宁虽首议,濮庙一何公。君子初无党,贤臣惟尽忠。死生全大节,社稷倚元功。疾彼梁丘子,依违秪尚同。

不听哀筝二十年,忽逢纤指弄鸣弦。◇蛮巧啭花间舌,呜咽交流冰下泉。常谓此声今已绝,问渠从小自谁传。樽前笑我闻弹罢,白发萧然涕泫然。

豪华已逐去江声,山色空含远代情。陈主《后庭花》不发,吴王前殿草长生。风高巷口秋烟冷,雨过城头晚照明。歌舞只今谁更似,鸟争啼巧柳轻盈。

漆点双眸鬓绕蝉,长留白雪占胸前。爱将红袖遮娇笑,往往偷开水上莲。

架上非无书,眼慵不能看。匣中亦有琴,手慵不能弹。腰慵不能带,头慵不能冠。午后恣情寝,午时随事餐。一餐终日饱,一寝至夜安。饥寒亦闲事,况乃不饥寒。

望京门外,怕见催发,东风行马。清到底、冰壶满了,欲借留来无计也。祖劝酒、看依依情恋,都在眉尖眼下。任万户、诗旗曲帐,有笔应难描写。是则龟组随瓜卸。好规模、分付来者。才泛绿、依红小暇,移讲芹宫时促驾。又指点、秀宁城来脉,疏瀹春流似画。更巧为、溪山著句,留作千

投分前日欢,怆别古人重。相望一千里,独许明月共。

衲衣处处逐浮云,法乳何妨长子孙。室有巾瓶留祖意,门无车马露苔痕。名高楚泽多新侣,梦入苕溪有旧言。谁与隐峰居士说,曾参一句是同门。

轻丝既难理。细缕竟无织。烂熳已万条。连绵复一色。安根不可知。萦心终不测。所贵能卷舒。伊用蓬生直。

长告今朝满十旬,从兹萧洒便终身。老嫌手重抛牙笏,病喜头轻换角巾。疏傅不朝悬组绶,尚平无累毕婚姻。人言世事何时了,我是人间事了人。

相春堂上闻莺语。正花柳、芳菲处。有底尊前欢且舞。满堂宾客,紫泥丹诏,衮衮烟霄路。君王天纵资仁武。要尺棰、平骄虏。思得英雄亲驾驭。将军行矣,九重虚宁,谈笑清寰宇。

百龄嗟倏忽,一旦向山阿。丹桂销已尽,青松哀更多。薰风虚听曲,薤露反成歌。自有藏舟处,谁怜隙驷过。恻怆恒山羽,留连棣萼篇。佳城非旧日,京兆即新阡。城郭三千岁,丘陵几万年。唯馀松柏垄,朝夕起寒烟。短歌三献曲,长夜九泉台。此室玄扃掩,何年白日开。荒郊疏古木,寒隧

望阙路仍远,子牟魂欲飞。道开烧药鼎,僧寄卧云衣。故国饶芳草,他山挂夕晖。东阳虽胜地,王粲奈思归。

关关啼鸟树交阴,雨过西城野色侵。避暑谁能陪剧饮,清歌自可涤烦襟。稻花欲秀蝉初嘒,菱蔓初长水正深。知有江湖杳然意,扁舟应许共追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