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张元干的《水调歌头(其二)和芗林居士中秋》
拼音和注音
xiá xiǎng xiāng lín fēng wèi , wèng lǐ zì qīng chūn sè , bù yòng shì diāo qiú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风味:(名)事物的特色(多指地方色彩):~小吃|家乡~|四川~。
春色:(名)①春天的景色;春光:~满园|~撩人。②指酒后脸上泛红或脸上呈现的喜色:他喝得尽兴,脸上已有~。
不用:用不着,不必。
貂裘:用貂的毛皮制做的衣服。
遐想:(动)漫无边际地思索或想象。
张元干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原诗
闰馀有何好,一岁两中秋。
滕王高阁曾醉,月涌大江流。
今夜钓龙台上,还似当时逢闰,佳句记英游。
看山兼看月,登阁复登楼。别离久,今古恨,大刀头。
老来长是清梦,宛在旧神州。
遐想芗林风味,瓮里自倾春色,不用贳貂裘。
笑我成何事,搔首谩私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