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东湖亭下簇金鞍。
四座浃青欢。
人物画中看。
只枉了、刘郎鬓斑。
花枝袅娜,酒杯潋滟,全不放春闲。
丝竹旧东山。
畅好个、风流谢安。

作品评述

《太常引·东湖亭下簇金鞍》是一首元代诗词,作者是刘云震。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东湖亭下簇金鞍,
四座欢笑声不断。
人物在画中展现,
只可惜,刘郎鬓发斑。
花枝婀娜,酒杯泛着波光,
完全没有春天的悠闲。
丝竹乐声传自东山,
畅快无比,风流如谢安。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场景,东湖亭下聚集了许多豪华的金鞍马车。四周的人们兴高采烈地笑着,仿佛置身于一幅画中。然而,诗人感慨刘郎(指自己)的青春已逝,鬓发已现斑白,对于这美好的景象只能望而却步。花枝婀娜,酒杯泛着波光,但这一切都无法带来春天的宁静和无忧无虑。诗人通过提到丝竹乐声传自东山,畅快无比,将自己比作风流的谢安,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东湖亭下簇集的金鞍马车和欢笑声,展示了一个繁华热闹的场景。然而,诗人在此情景中感叹自己的年华已逝,鬓发斑白,表达了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和对年轻时光的留恋。花枝婀娜、酒杯泛着波光的描写,凸显了繁华背后的浮华和空虚。最后,诗人通过将自己比作风流的谢安,表达了对逝去年华的憧憬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

整首诗词通过短小的篇幅,展现了诗人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对逝去年华和风流岁月的向往。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刻画了一个繁华喧嚣中的无奈与忧伤,给人以深思。

诗词推荐

平湖一望上连天,林景千寻下洞泉。忽惊水上光华满,疑是乘舟到日边。

太常

愚公移山宁不智,精卫填海未必痴。深谷为陵岸为谷,海水亦有扬尘时。杞人忧天固可笑,而不忧者安从知。圣言世界有成坏,况此马体之毫厘。老人行世头已白,见尽世间惟叹息。俯眉袖手饱饭行,那更从人问通塞。

太常

客星沉没钓台空,千载风流独此翁。万顷波心歌杜若,九霄云外见冥鸿。已将名字编渔户,只有琴书在室中。杨柳烟深杖藜出,满头衰白任春风。

太常

引手折纖枝,月边簪玉儿。好与一杯酒,酒香知是谁。

太常

熟水无多吃,烹茶未要来。从教十分渴,连扫两三杯。岸树背船走,江波闪日开。灵山定能饮,分酬碧莲醅。

太常

春柳南陌态,冷花寒露姿。今朝醉城外,拂镜浓扫眉。烟湿愁车重,红油覆画衣。舞裙香不暖,酒色上来迟。

太常

边声四合殷河流,雨雪飞来遍陇头。铁岭探人迷鸟道,阴山飞将湿貂裘。斜飘旌旆过戎帐,半杂风沙入戍楼。一自塞垣无李蔡,何人为解北门忧。

太常

三径何寂寂,主人山上山。亭空檐月在,水落钓矶闲。药院鸡犬静,酒垆苔藓班。知君少机事,当待暮云还。

太常

簇簇苍山隐夕晖,遥看野雁著行归。久之不动方知是,一搭碎云寒不飞。

太常

陌上柳条新,逢春倍惜春。忽闻啼杜宇,愁杀未归人。

太常

周公制乡礼,无有相通佐。鼎肉送子思,烝豚出阳货。交亲随高低,岂问小与大。自从此礼衰,伏腊有饥卧。乡人慕古俗,酬酢等四坐。东邻遗西舍,迭出如蚁磨。宁我不饮食,无尔相咎过。相从庆新春,颜色买愉和。

太常

天之苍苍亦何有,亦有云汉为之章。人生混沌一气耳,嘿嘿何用知肺肠。孔公孟子巧言语,剖瓢插竹吹笙簧。含宫吐角千万变,坐令隐伏皆形相。我生禀赋本微薄,氤氲方寸不自藏。譬如兰根在黄土,春风驱迫生繁香。口占手写岂得已,此亦未免物所将。方将寂寞自收敛,不受世俗斗尺量。

太常

归骑纷纷满九衢,放朝三日为泥涂。不知雨雪江陵府,今日排衙得免无。

太常

取土虽多术,知人在片谈。文书今倚重,谋议许相参。饵陋贾生五,策明刘蜕三。坤舆方厚载,朋利得西南。

太常

明朝春仗当行乐,刻燕催花掷万金。

太常

今宵端正月,故故向湖山。玉兔窥杯凸,冰娥怪鬓斑。诗情甪里逸,酒胆夏黄悭。兴罢度桥处,天风松桂间。

太常

求己甚忘筌,得之经浑然。僻能离诡差,清不尚妖妍。冷澹闻姚监,精奇见浪仙。如君好风格,自可继前贤。

太常

老媪独遗落,全家都挈携。

太常

丹葩翠叶竞妖浓,蜂蝶翻翻弄暖风。濯雨正疑宫锦烂,媚晴先夺晓霞红。芬菲剑外从来胜,欢赏天涯为尔同。却想乡关足尘土,只应能见画图中。

太常

蟾窟云根夜夜新,天台子落四时荣。君看月桂閒花草,犹似长春窃此名。

太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