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郭熙平远二绝

乱山无尽水无边,田舍渔家共一川。
行遍江南识天巧,临窗开卷两茫然。
断云斜日不胜秋,付与骚人满目愁。
父老如今亦才思,一蓑风雨钓槎头。

作品评述

《次韵子瞻郭熙平远二绝》是宋代文人苏辙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乱山无尽水无边,
田舍渔家共一川。
行遍江南识天巧,
临窗开卷两茫然。
断云斜日不胜秋,
付与骚人满目愁。
父老如今亦才思,
一蓑风雨钓槎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山水田舍和渔家的景象,以及诗人在江南旅行时所体验到的天地之间的奇妙。诗人坐在窗前,打开书卷,却感到茫然无措。秋天的云彩和斜斜的阳光在他心中引起了无尽的忧愁。即使是普通老百姓,现在也有着才思的抒发,他们会在风雨中坚持自己的生活,像一位渔夫般坚定。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物和人们生活的场景,展现出苏辙细腻的感受力和独特的思考角度。诗中的山水田舍和渔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景象,通过对这些平凡的事物的描绘,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诗的前两句“乱山无尽水无边,田舍渔家共一川”展示了广袤的山水景象和人们与自然的共生状态。接着,诗人提到自己在江南旅行中所体验到的天地之间的奇妙,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的后两句“断云斜日不胜秋,付与骚人满目愁”描绘了秋天的云彩和阳光斜射下来的景象,给人以忧愁之感。这种忧愁不仅限于诗人自己,还延伸到了广大的文人士子之中,他们对人生存在的无奈和困境感到深深的思索。

最后两句“父老如今亦才思,一蓑风雨钓槎头”描述了普通老百姓的境遇。诗人认为即使是普通的人们,也有着自己的才思和追求,并通过一蓑风雨下的钓槎头来表达他们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普通人们的关注和敬重,以及对他们坚持生活的勇气的赞颂。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岂欲珠崖弃,其如城下盟。帆樯通万国,壁垒遏三城。虎穴人雄据,鸿沟界末明。传闻哀痛诏,犹洒泪纵横。

鱼龙仙派古来闻,南渡枢臣七世孙。幸不幸间身且隐,玄之玄处道常尊。惜閒剩读真书传,入静时思旧户门。送往恤孤尚留意,亦防公议恐无恩。

县属并州北近胡,悠悠此别宦仍孤。应知史笔思循吏,莫料辕门笑鲁儒。古塞草青宜牧马,春城月暗好啼乌。雕残贵有亲仁术,梅福何须去隐吴。

桂楫谪湘渚,三年波上春。舟寒句溪雪,衣故洛城尘。客道耻摇尾,皇恩宽犯鳞。花时去国远,月夕上楼频。赊酒不辞病,佣书非为贫。行吟值渔父,坐隐对樵人。紫陌罢双辙,碧潭穷一纶。高秋更南去,烟水是通津。

碌碌平生学,惭无席上珍。仅余守师训,岂欲炫时人。误入侯门听,翻劳友义陈。愿从温故业,庶或稍知新。

处世昏昏,临事草草。太近实头,人谓古老。是非到耳,风吹石臼。只有一般,最不恰好。解骑三脚驴,来往长安道。

窈窕奇峰叠古苔,望秦岭外势徘徊。巨灵非疋休期刻,毛女为邻合往来。傅粉微茫春雪在,堕鬟浮动晓云开。好邀上雒王常侍,时就岩前饮一杯。

独立身难达,新春与志违。异乡青草长,故国白头归。岸阔湖波溢,程遥楚岫微。高秋期再会,此去莫忘机。

肺病不饮酒,眼昏不读书。端然无所作,身意闲有馀。鸡栖篱落晚,雪映林木疏。幽独已云极,何必山中居。

只今冠盖盛诸杨,连岁科名属雁行。笔下戈矛吾退舍,胸中珠琲海倾藏。鸡群有鹤人谁识,熊掌兼鱼子厌尝。一振斯文千古事,凭君更为引天潢。

忆昔先皇幸蜀时,八马入谷七马疲。肉绽筋挛四蹄脱,七马死尽无马骑。天子蒙尘天雨泣,巉岩道路淋漓湿。峥嵘白草眇难期,謥洞黄泉安可入。朱泚围兵抽未尽,怀光寇骑追行及。嫔娥相顾倚树啼,鹓鹭无声仰天立。圉人初进望云骓,彩色憔悴众马欺。上前喷吼如有意,耳尖卓立节踠奇。

庭前梧叶西风起,三峡秋光净如洗。仙帆一舸此入觐,灵鼍击鼓冯夷喜。七闽山水天下奇,摧秀搴英瑞斯世。要知旷代乃一见,凤巢阿闾麟游畦。彤庭紫闼足夷步,万里西来将使指。西南榷牧古所重,阴削盗资宽国计。台家选任皆伟人,远极陇秦包越嶲。我公经略出咳唾,凛凛霜威肃颓靡。

视世轩裳一露萤,平生苦节抱遗经。卧云句好传弟子,钓濑名高齐客星。尚想臞儒在山泽,空留遗庙落丹青。发挥家传标潜德,奕奕元孙有典刑。

黛薄红深,约掠绿鬟云腻。小鸳鸯,金翡翠,称人心。锦鳞无处传幽意,海燕兰堂春又去,隔年书,千点泪,恨难任。

千重海浪渔人醉,百战沙场野叟闲。能向闹中还得静,乃知朝市即青山。

姑孰名邦,黄山畔、古台巍立。秋渐老、重阳天气,郊原澄碧。隐隐西州增远望,长江一带平如席。怅英雄、千古到如今,空遗迹。吴太守,文章伯。寻胜事,酬佳节。拥笙歌千骑,遍游南陌。襟带江城当一面,折冲千里无强敌。更行看、击楫溯中流,妖氛息。

坐倦秋树根,摄衣步前丘。横河澹如练,破月西南流。独持一尊酒,悠然发清讴。俯仰无不足,吾生焉所求。

高柳长途送客吟,暗惊时序变鸣禽。清风破暑连三日,好雨依时抵万金。远岭抱枝围野色,行云随马弄轻阴。摇鞭喜入肥城界,桑柘阴浓麦浪深。

此景绝可爱,丛筠挺修竿。侵帘复映幌,悴影何檀乐。霜威忌晚秀,雨气矜晴寒。每向极静时,幽禽发清弹。自无车马尘,飞来泊琅玕。宜遣老铃下,日日申平安。

朝日在我东,夕日在我西。我行日亦行,日归我未归。势须就人宿,远近或难期。平生太疏放,似点亦似痴。如何今日行,不以含枕随。幸逢春小暄,倒睡莫解衣。借令今夕寒,我醉亦不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