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寄吉父

白雾青烟入马蹄,朝寒瑟瑟树声悲。
平山断垄回环失,鸣鸟游鱼上下随。
庙算末闻收策士,瘴乡谁与择军麾。
忧时自欲寻君语,行路何妨更有诗。

作品评述

《道中寄吉父》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雾青烟入马蹄,
朝寒瑟瑟树声悲。
平山断垄回环失,
鸣鸟游鱼上下随。
庙算末闻收策士,
瘴乡谁与择军麾。
忧时自欲寻君语,
行路何妨更有诗。

诗意:
这首诗以道路上的旅行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王安石在旅途中的思考和心情。诗中描绘了白雾和青烟从马蹄间飘散,朝寒中树木发出凄凉的声音。山势平缓,道路曲折回环,导致方向容易迷失。鸣鸟和游鱼无拘无束地上下自由移动。诗人感叹自己身处的时代,政治上的人才选拔已经变得不公正,官府不再重视有才干的人,而是随意选择没有能力的人来担任军队的领导。在忧心忡忡的时刻,诗人自愿寻找志同道合的人来交谈,他认为行走的路上写诗并不妨碍他的目标。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旅途中的景物和诗人的情感。通过描写白雾和青烟入马蹄,以及朝寒中树木的声音,诗人表达了他孤独而悲伤的心情。平山断垄回环失的描写暗示着诗人在迷茫的时刻,感到方向的困惑和迷失。鸣鸟游鱼上下随的形象描绘了自由和无拘束的状态,与诗人当前所处的时代形成强烈的对比。诗人对政治腐败和人才选拔不公的批评贯穿全诗,他认为庙堂上的决策已经失去了明智和公正,而自己则希望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来共同探讨心中的忧虑。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他认为行路中写诗并不会妨碍他的目标和追求,反而能够带来一种宣泄和寄托的方式。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时代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坚持自己信仰和追求的态度。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闻道西山胜,今朝始见山。鹤鸣双剑动,宠喷紫霄寒。人去台空古,墨灰沼未乾。紫阳招不作,登眺共谁看。

昔时高士宅,今日梵王居。楼影衔山远,钟声隔岸疎。风流嗟往事,精爽閟遗墟。回首鸟衣巷,凋零兵火余。

最怕摛词与草麻,朝朝传布竞攻瑕。而今失韵乖平仄,挞市哄堂一任他。

十夫操戈群入市,市人奔走争逃死。鸡飞犬逝闾里空,攘夺金珠虏妻子。世人恶盗恐不深,真不为盗能有几。何况蚩蚩田野人,欲使饥寒不为此。

谪宦商於郡,闲门车马稀。尘侵书命笔,香散入朝衣。烧尽峰峦出,霜晴木叶飞。夜来天欲雪,寒梦不成归。

剑刓秋水鬓梳霜,回首胡天与恨长。官竟不封右校尉,斗曾生挟左贤王。寻班超传空垂泪,读李陵书更断肠。今日灞陵陵畔见,春风花雾共茫茫。

殿春名谱压群葩,汲水金铜满贮花。无地栽培娱老境,有风吹送到儿家。娇容粉薄雨含沐,丰脸杯醺日绚华。花卒还荣人莫少,芳辰来往岁无涯。

官闲未觉往来妨,疏懒从公意自长。松柏有心寒始见,芝兰入室久弥香。送秋容我无何饮,畦夏怜渠有底忙。霜倒池莲雨荒菊,禅房真似赞公房。

今夕何夕岁云徂,更长烛明不可孤。咸阳客舍一事无,相与博塞为欢娱。冯陵大叫呼五白,袒跣不肯成枭卢。英雄有时亦如此,邂逅岂即非良图。君莫笑刘毅从来布衣愿,家无儋石输百万。

春花莫厌早,秋草莫厌迟。各不相羡慕,荣楁乃系时。芙蓉东篱英,虽晚亦自宜。霜前给给开,霜後差差萎。深处有孤萼,寒月尚见披。野蜂徒爱香,冻翼不能支。抱枝无力去,悯然见恩私。

碧梧和露滴清秋。小庭幽。翠烟流。羞带一襟,明月上危楼。苦恨秋江风与月,偏管断,这些愁。此情空道两绸缪。信悠悠。几时休。到得如今,刬地见无由。拟待不能思想得,无限事,在心头。

十年不读床头易,山雨鸣蓑为口忙。行矣公无落吾事,水田漠漠正移秧。

缵重明。端拱保凝命。广大孝休德,永锡四海有庆。觚坛寓礼正典名。幔室雅奏,彩仗崇制定。五位仿古甚盛。蒿宫光符辰星。高秋嘉时款芎灵。交累圣。上下来顾,寅畏歆纯诚。三阶平。金气肃,转和景。翠葆御双观,异风兑泽布令。脂茶划荡墨索清。远迩响附,动植咸遂性。表里穆悦,

世外道人有在,庵中瓶粟无储。过客未容空去,挽衣相与分蔬。

先师会里呈真处,临济堂前吃菜时。连此三回露拴萦,咄这缘台盘乞儿。

欺马街泥未肯干,重城含雾晓漫漫。谁令万屋淋漓雪,犹作长安半夜寒。

笑语无踪莫更寻,每怀平昔恨犹深。况看满幅相思字,曾诉幽闺独自心。因想音容如在目,不知涕泪已盈襟。恨销除是彩笺灭,弗比遗香苦易沉。

书生本欲辈莘渭,蹭蹬乃去为诗人。囊中略有七千首,不负百年风月身。

千古秦淮水,东流绕旧京。江南戎马后,愁杀庾兰成!

天迥月逾晶,地偏人亦静。箫然寻丈桥,寄此绿净境。洗盏荐寒光,掬泉弄清影。尘远耳目醒,令人发深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