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

柳院春归雪未乾,试灯歌巷月痕寒。
懒随翠影红香走,自买梅花插烛看。

作品评述

《元宵》是宋代诗人王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柳院春归雪未干,
试灯歌巷月痕寒。
懒随翠影红香走,
自买梅花插烛看。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元宵节的景象。春天刚刚回到柳院,雪尚未融化。在烟花灯笼的映衬下,月亮的光芒苍白而寒冷。诗人心情悠闲,随意地跟随翠绿的影子和红香的气息漫步,自己买了梅花插在烛台上,静静地欣赏。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元宵节的景象,展现了一种宁静、恬淡的氛围。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然景物和人物的美感,展示了他对生活的淡泊和对美的欣赏。在寒冷的冬季,春天的脚步已经悄然而至,柳院中的春意渐浓。试灯和歌巷中的月光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祥和的氛围。诗人懒散地随着翠绿的影子和红香的气息,漫步于柳院之间。他买了梅花插在烛台上,烛光映照下的梅花更显娇艳,诗人静静地欣赏这美好的一刻。整首诗词以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了一幅幅美丽的景象,给予读者一种宁静、舒适的心境。

诗词《元宵》通过对元宵节的描绘,以及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美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春天的希望和美好的气息,同时也能够沉浸在宁静的境界中,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淡泊和对美的追求。

作者介绍

王镃,字介翁,平昌(今浙江遂昌)人。宋末官金溪尉。宋亡,遁迹爲道士,隠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结社唱酬,顔其所居曰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着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刊爲《月洞吟》一卷。入清,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嘉庆十九年族孙楠合刻爲《月洞诗集》二卷。事见本集卷首明柯挺,清涂以辀、王梦篆序。 王镃诗,以清光绪十三年刊《月洞诗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月洞吟》(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幽居面西岭,窗几有真趣。睡觉无人声,残阳在高树。

何物耐交情,林翁竹借名。霜严不改操,风劲镇长清。袖里森珠玉,胸中富甲兵。江湖莫相笑,已播逸民聋。

晴空漠漠。怪雪来底处,飘满篱落。元是花神,管领春风,幽香忽遍林壑。玉仙缓辔江城路,全不羡、扬州东阁。似天教、瑶珮琼裾,荐与翠尊冰勺。闻道儿童好语,丰年瑞覆斗,占取红萼。驿使飞驰,羹鼎安排,速趁良辰行乐。联镳一一清都客,也肯把、山翁同约。醉归来、梦断西窗,怕

昧爽昭事,煌煌露光。条溉蠲洁,容务肃庄。牲肥酒旨,丰此芬芳。降陟有序,礼无越常。

眼前无奈蜀葵何,浅紫深红数百窠。能共牡丹争几许,得人嫌处只缘多。

旧不悲秋只爱秋,风中吹笛月中楼。如今秋色浑如旧,欲不悲秋不自由。

禺中巳,报君学道无门户。佛语诸经标此心,此心现时寂灭度。本无迷,曷有悟,真我非身谁作做。贪嗔痴爱属众生,达者无非涅槃路。

南国旧王母,西方新世尊。头颅归妙相,富贵悟空门。传法优婆域,诵经孤独园。夜阑清磬罢,趺坐雪花繁。

龙潜海角恐惊天,暂且偷闲跃在渊;等待风云齐聚会,飞腾六合定乾坤。

瓦砾纵横十万家,潼关依旧障京华。荒丘雨后萌青草,恶浪风前翻血花;堪笑晴雷惊鸟雀,誓凭古渡斗龙蛇;山河浩气争存灭,自有军容灿早霞!一水惊蛇岸欲流,黄沙赤血撼天浮!奇兵无愧关河险,壮志同消今古仇;峪口新营嘶战马,山腰古道隐耕牛;连宵炮火声声急,静待军情斩贼头!

狂吟江浦。不食人间烟火语。韦曲名家。也试河阳一县花。群仙推去。暂寄岭梅清绝处。笑俯清溪。只有清风明月知。

鸣雁嗥嗥,凉风飘飘。猗嗟变兮,怀彼春宵。

大皁江头寒雨歇,蚕岩关外数峰明。丹青谁会开平远,著我绳桥度晓晴。

平揖双峰俯霁虹,近窥乔木欲相雄。一溪流水一溪月,八面疏棂八面风。取用自然无尽藏,高寒如在太虚空。落成恰值三秋半,为我吹开白兔宫。

凌晨静至乐倍,倚阑隈。*奇材。正是蟾宫。馀影世间来。遂得晴空甘露力,润根*,发修条,伟又瑰。能绽粉苞加红艳,按周天,四序开。蕊撒黄金腾馥郁,道眼堪猜。岂许□姿,陆地混尘埃。呼取好风同引去,上瑶台,复灵根,月里载。

生也死也,不道不道。只知憨狗怒逐块,谁见死蛇惊出草。著眼家林里许看,不萌枝上春阳早。

世胄今为旅,多才懒自营。坦怀君子道,惜别故人情。归棹春潮满,郊居海月明。雄文不轻售,须待最高名。

我有严湍思,怀人访故台。客星依钓隐,仙石逐槎回。倒影含清沚,凝阴长碧苔。飞泉信可挹,幽客未归来。

才去还回似不情,萧然两耳乱泉声。衣巾染得江岚透,谁道山人骨亦清。

久持使节别尧天,故起朱楼北斗边。势压江淮盘厚地,影分吴楚与云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