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黄魏二生

出门不雨即偶风,闭门值睡极力攻。
似闻汤鼎作吟声,已贺胜敌收全功。
郤思二子共一笑,拨弃旧语无新工。
卒行好步不两得,能致公等吾何穷。
魏诗黄笔今未有,顾我独得神所锺。
径须相就踏泥潦,已办煮饼浇油葱。

作品评述

《招黄魏二生》是宋代陈师道所作的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招黄魏二生,出门无雨即遇风。
闭门时若碰上睡,尽力攻读。
仿佛听到汤鼎的吟声,已庆贺胜利敌人的全面失败。
郤思和二子共同发笑,舍弃过去的言辞,没有新的成就。
最终走好了一步,没有得到双倍的回报,但仍能带给公众福祉,我又有何遗憾。
魏诗和黄笔现在还没有出现,只有我一个人得到了神的钟爱。
我们必须相互交流,一起走过泥泞的道路,我已经准备好了煮饼浇油葱。

诗意:
《招黄魏二生》表达了诗人陈师道对学术与文学的追求和对成就的渴望。诗人用意象和隐喻描绘了自己的学习和创作之路。他表示,尽管在学习与创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他仍然全力以赴,不畏艰难。他也表达了对他人的赞美,希望与其他优秀的学者和文人共同交流,共同前进,相互启迪。此外,诗中还蕴含了对个人成就和社会影响力的思考,强调了个人的努力和奉献对社会的重要性。

赏析:
《招黄魏二生》以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展示了诗人的心境和情感。诗中的意象如出门遇风、闭门学习、听到汤鼎吟声等,通过对自然和传统文化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内心的纯粹和对学术的热爱。诗人通过对学术追求和个人努力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成就和社会价值的追求,以及对学术交流和互助的向往。整首诗既表现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又融入了对社会和他人的关怀,体现了诗人崇高的人文情怀和对学问的崇尚。

作者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诗词推荐

巾屦长闲客,帘栊薄暑天。巢空重乳燕,叶密未鸣蝉。壶箭看多算,图书理断编。悠然已日夕,却上采菱船。

笑予生多癖,非酒病,即书囚。任世态翻腾,亥讹成豕,沉变为尤。中条有亭无羔,论三休吾更早宜休。方外青山故在,镜中白发新收。天风锵佩下琼楼。心事付东流。向一壑云深,三年梦熟,八表神游。渊明苦无多语,只高标千古邈难俦。老子新衔自署,醉乡谈笑封侯。

频婆随我泛江湖,更到南方一物无。相识只馀孤屿鸟,真看那有丈人乌。

酒冷香销梦不成,逼人殊觉岁峥嵘。老如旧历浑无用,醉恋残灯亦暂明。雪霰已应随腊尽,梅花宁复与春争。向来筋力虚名尽,白发无愁也自生。

我见刘颍川,昏困不暇寐。忽还便娟儿,白日思寝被。此头各未白,相逢当有地。讵惜草草别,但嗟言负意。是时菊正花,迸散青铅泪。摇策如骑电,到国何容易。莱衣媚家府,芳樽延国士。相知问阿侬,为言只尔耳。

来湘话浙倍绸缪,天路风高借莫留。不俟驾行何惮暑,适逢圭观恰当秋。登仙堪羡星辰履,归老终寻雪夜舟。公到甘泉陈大计,毋忘膏雨泽南州。

仰屋著书无笔力,闭门觅句费心机。不如花下冥冥坐,静看蜻蜓蛱蝶飞。

三旬不出口如钳,君到空斋话不厌。才及老庄忘楚越,忽闻世事奋髭髯。欢来岂曰非朋友,贫也无须讳米盐。赤脚层冰何处所?白云恒岳在荒檐。

聚春工,开绝艳,天巧信无比。旧日京华,应也只如此。等闲一尺娇红,燕脂微点,宛然印、昭阳玉指。最好是。乐岁台府官闲,风流剩欢意。痛饮连宵,花也为人醉。可堪银烛烧残,红妆归去,任春在、宝钗云髻。

卜夜容三献,微欢极一时。风流太守未庞眉。放出笔头光焰、压金闺。藻丽花骈蕊,清高雪亚枝。曼声恰与贯珠宜。听此直教拚得、醉翻卮。

建安七子文,骚雅生赘疠。除苛起膏肓,公为第一流。满朝竞飞翔,惟公独淹留。平生一严武,几成鞭虎头。定知诗穷人,到骨未肯休。执友自青云,蹭跳老沧洲。破除世万家,曲生聊可谋。危言竟何补,软语只自羞。成此一段奇,政坐多牢愁。收拾万丈光,千古射斗牛。开卷想清标,凛如

重雾真成雨,疏帘不隔风。青林拥红树,家鹜杂宾鸿。渔屋浑环水,晴湖半落东。往来成一老,犹在半涂中。

隆名盛位知难久,壮字丰碑亦易亡。枣木已非真篆刻,色丝空喜好文章。岘山汉水成虚掷,大厦深檐且秘藏。好事今推霅溪守,故开新馆集琳琅。

入到山房水自清,万竿修竹翠稜稜。古潭夜印中天月,悟得无生几上乘。

柳絮风翻高下飞。雨笼晴、香径尚泥。女伴笑、踏青好,凤钗偏、花压鬓垂。乱莺双燕春情绪,搅愁心、欲诉向谁。人问道、因谁瘦,捻青梅、闲敛黛眉。

秋风扫尽闲花草。黄花不逐秋光老。试与插钗头。钗头占断秋。簪花人有意。共祝年年醉。不用泛瑶觞。花先著酒香。

每日河南府,依然似到家。杯尝七尹酒,树看十年花。[七尹酒味不同,备尝之矣。即府中新果园。]且健须欢喜,虽衰莫叹嗟。迎门无故吏,侍坐有新娃。暖阁谋宵宴,寒庭放晚衙。主人留宿定,一任夕阳斜。

来游江国早相招,一到荒山正寂寥。得戒已闻天竺雨,洗心曾见浙江潮。云开晓日回兰棹,莺啭春风上柳条。欲问清泉何处是,毗卢高阁倚层霄。

交游昔岁已凋零,第宅今来亦变更。旧庙荒凉时飨绝,诸孙饥冻一官成。五湖竟负他年志,百战空垂异代名。荣盛几何流落久,遣人襟抱薄浮生。

斫漆高崖畔,千筒不一盈。野粮收橡子,山屋点松明。只见树堪种,曾无田可耕。儿孙何所乐,向此是平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