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徐渭的《绍兴禹陵联》
拼音和注音
jī xī rì yuè , chūn qiū jiǎn lì , jì shàng gǔ qī shí èr dì yīn sì zhēng chá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十二:1.十分之二。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春秋:(名)①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也指人的年岁:~正富(年纪不大,将来的日子很长)。②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相传鲁国的《春秋》曾由孔子修订。后来常用为历史著作的名称。③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722-公元前481),因鲁国《春秋》包括这一段时期而得名。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划为春秋时代。
二帝:指唐尧与虞舜。指晋怀帝与晋愍帝。指宋徽宗与宋钦宗。
日月:1.谋生之道,生存。2.天体,即太阳和月亮。
七十二:古以为天地阴阳五行之成数。亦用以表示数量多。
上古:1.远古时代。2.较早的古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夏商周秦汉这个时期。3.星零所著古风玄幻仙侠小说《上古》。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原诗
开辟乾坤,巨灵屃赑,镇东南千百万家精神命脉;
缉熙日月,春秋茧栗,继上古七十二帝禋祀蒸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