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直下冯夷窟,烟雨常闻《欸乃歌》。

出自清代钱芳标的《击鲜行》

出自清钱芳标的《击鲜行》

拼音和注音

cāng máng zhí xià féng yí kū , yān yǔ cháng wén 《 āi nǎi gē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欸乃:象声词。开船的摇橹声

苍茫:(形)空旷;迷茫;没有边际:暮色~。

直下:径直趋赴。谓径直实行下去。直接下达。垂直向下;向下。下面,底下。谓直系下传。

烟雨:(名)像烟雾那样的细雨:~濛濛。

钱芳标

不详


原诗

吾乡城郭沧溟畔,亲故朝朝击鲜宴。

乐事濠梁未足夸,嘉名丙穴无劳羡。

沪渎滩平斥卤多,主人结网胜熬波。

苍茫直下冯夷窟,烟雨常闻《欸乃歌》。

河豚贩后芦芽出,春潮蹴岸春云热。

筐覆吴趋窖里冰,刀飞少妇厨中雪。

已道鲥鱼色似银,况兼石首烂金鳞。

麴米渍成鲟枕脆,豉羹调出箬腴新。

此时鱼税充公府,津市鸣桡复挝鼓。

浅筏轻舠弄水儿,高樯巨舶开洋贾。

别有泥沙困豫且,脂膏然炬骨专车。

牵鬐力费千夫蹶,曝腊家分半载储。

朅来岛屿孙卢扰,斥堠传烽接三泖。

都护旌旗只戒严,渔郎罺罟空施巧。

萧萧戍角满汀洲,丽罶寒星炯不收。

无复钓鳌陈水犗,惟看驱马散沙鸥。

海错经年不到眼,充牣临渊那供馔。

一片才沾食指腥,百锾早破中人产。

舍人顑颔滞燕台,比目王馀赋强裁。

张掾秋风频怅望,冯生弹铗未归来。

挑灯与客论终夕,语罢沧桑感畴昔。

下箸谁消易水樽,解钱且换滦河鲫。

近喜波臣静不扬,东南早晚撤边防。

盘餐饱饫故园味,醉卧溪梅野竹旁。

诗词推荐

傱教节序暗相催,历日尘生懒看来。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

才输十倍德何如,窃位称尊启帝图。自料孔明非可敌,终身不敢眠成都。

芙蓉披靡秋水寒,吴姝越艳芳思单。漫把黄花事佳节,黄花不入歌舞欢。昔人戏马足强健,今我无酒空巑屼。黄花无言不可诘,青山落日明归翰。

道义交情不用盟,鸣谦肯作震雷惊。论功平勃非吾事,付与人间仔细评。

镜里朱颜一寸埃,感时怀抱向谁开。典衣饾饤盘心菜,贳酒留连眼底梅。三月莺花劳问讯,几家幡胜带能回。新来不作温柔梦,有底诗情似玉台。

相思不是冬无雪,留待春风鬭冷严。病骨未忧衣乏絮,早餐宁叹食无盐。梅添凿落元同色,竹拥参差半入檐。坐守地炉应不厌,破窗平见北山尖。

当天宝之季岁,腾紫宫之长彗。骇渔阳之鴂騠,将道洛以饮谓。以十五万众鼓行之勇,涉二十四郡无人之地。伟颜门之竞爽,独舍生而取义。有常山以为之克,有鲁公以为这弟。合群从而死难,恸怙军而雪涕。盖将豁百世而开聩矇,澄六合而荡氛翳。手缔绝纽,躬支横溃。射羿日之并出,扶

雪漫水面淡模糊,酿出羔儿酒一壶。已被膻腴翳醽醁,更添牛乳点春酥。销金帐下有此否,药玉船中不用酤。忽见琼缸清彻底,蒲萄一色万家湖。

伏尽暑犹壮,秋生凉故迟。蝉吟接远响,萤烛度深枝。岁半身仍健,年侵意自悲。情知寇公子,不作感秋词。

手臼登新秫,头缸试嫩醪。蒲城寒信早,栗里旷怀高。重熟鱼沾麵,微生蟹带糟。老侬元不饮,随喜亦陶陶。

弱柳低垂户,小桃初著花。春风无管束,贫巷亦矜夸。老觉桑榆迫,悲伤堂棣华。劳生皆有役,常苦思无涯。

雅志思行古,幽居不受官。倾家为义举,竭力奉亲欢。阅世开天镜,藏身作瓦棺。闻知捐馆日,有梦跨金鞍。

大哉观自在,善观诸音声。而於诸音声,不作音声见。是见亦寂灭,亦无寂灭者。由来离众苦,处处得解脱。分身十方刹,救度於一切。然於救度中,而无救度想。如春在百花,不分长短枝。又如月在水,不分大小器。寻声随所念,平等获利益。是三十三应,十四无畏法。量方便大门,一一

节物他乡晚,风声大壑俱。深愁木斯拔,宁虑蔓难图。杜老衣何短,颜公米已无。可怜鸡瑟缩,幸免鼠睢盱。

发舒言笑非关酒,慰藉辛勤一以诗。往日追从虽旧矣,只今夷险更同之。真仙岩壑君行访,快阁江山我亦披。但恐衡阳无过雁,书筒不至费人思。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身轻步稳去忘归,四柱亭前野彴微。忽悟过溪还一笑,水禽惊落翠毛衣。

寻春同出郭,下马问禅栖。花梵流清霭,云钟度远溪。山形关塞北,日影树林西。老衲能留客,归途浑欲迷。

开门见山如见君,渡湖相问不相闻。篱边野水淡秋色,屋上老乌啼夕曛。邻人为说携家去,更入青山最深处。溪寒路狭难独行,短棹空维乌桕树。

洛阳春日最繁华,红绿阴中十万家。谁道群花如锦乡,人将锦绣学群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