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弟观喜雨二首

天敕龙瓢到底倾,阿香飞驾会苍冥。
风霆震叠四溟立,宇宙清凉万物醒。
行蚁知几先畏湿,升蜗向上漫遗腥。
平生霖雨苍生志,对景空怀海上亭。

作品评述

《次韵弟观喜雨二首》是宋代陈著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命下雨,龙瓢倾盆,仰望苍穹,仙女阿香飞驾云车来会。风云激荡,海洋四溟翻涌,宇宙恢弘,清凉洒遍万物苏醒。行走的蚁群知道避湿,爬升的蜗牛在上方留下淡淡腥气。平生热爱雨水,苍生对雨的渴望,凝视着周围景色,心中空怀着海上亭子的远方。

诗意:
这首诗以雨水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雨水的喜爱和对自然界的景象的赞叹。诗中通过描绘天空倾盆的雨水、风云激荡的景象以及雨后万物苏醒的场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生机勃勃的一面。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雨水的热爱和对人类对雨的渴望的共鸣。

赏析:
这首诗以其雄浑壮丽的气势和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磅礴力量和神奇景象。通过"龙瓢倾盆"、"风云激荡"、"宇宙恢弘"等形象的描绘,诗人将雨水的降临与自然界的宏大景象相联系,给人一种恢弘壮丽的感觉。同时,诗中也穿插了一些微妙的细节,如"行走的蚁群知道避湿"、"爬升的蜗牛在上方留下淡淡腥气",这些细节描写增加了诗词的生动性和情感的质感。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融入了作者对雨水的喜爱和对人们对雨的渴望的情感。最后两句"平生热爱雨水,苍生对雨的渴望,凝视着周围景色,心中空怀着海上亭子的远方",表达了诗人对雨水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之情。整首诗意境高远,意境独特,给人以深思和遐想之感。

诗词推荐

东城寻春春事浓,长啸理策蓬庵中。道人饭了徒快睡,万虑一洗惟丝桐。高山不断春啧啧,流水无言声磔磔。月明露冷意有余,夜想朝吟恨谁释。平生心赏竹间寻,岁晚欣逢正始音。烦君更抚文王操,慰我寒窗在此琴。

造化致有生,旋亦致凋瘁。草木方薿薿,枝叶忽靡靡。初发白玉涤,接以赤日炽。末为飚风吹,从是即委翳。

性偏难入俗,多病损闲心。云敛山光瘦,风攒落叶深。过头九节杖,信手七弦琴。安得如颜阖,幽踪不可寻。

戍楼炯炯关山月,白首征人数圆缺。关山不隔四时寒,夜夜冷光沙如雪。照破天崖万里心,闺中又是经年别。雁飞唯愿得书归,月下有人魂断绝。闺中月下不胜情,独戍关山更堪说。一时北阙贺书多,万古西戎终不灭。阳和待得活枯荄,东风洗尽征人血。

尘土轻扬不自持,纷纷生物更相吹。翻成地上万烟雾,散在人间要路岐。一世竞驰甘睬目,几家清坐得轩眉。超然只有江湖上,还见波涛恐我时。

儒冠何事贵松皮,一岁寒来特自奇。发尽著霜相称得,歌酬白雪即非宜。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沈庭院虚。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乡梦断,旋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绍年一联镳,作意到西瀑。是时新喜晴,峻壁潄清玉。雷霆骇神睹,冰莹雪胸腹。临深足恐堕,坐石膝频促。晷长不知永,玩久愈未足。下山历斗潭,喧豗尚相逐。忽逾十五里,风雨送归躅。抵家如梦觉,始觉当暑溽。但愿身更强,后游多秉烛。

毕钵罗峰迥入霄,不通猿鸟不通樵。横空独木如飞栈,半月仙人一换桥。

空嗟覆鼎误前朝,骨朽人间骂未销。夜月池台王傅宅,春风杨柳太师桥。

月户风窗悄不扃,静中真乐故难名。山泉未识幽人意,自作穿林写壑声。

写照今谁下笔亲,喜君分得卧云身。口中无齿难藏老,颊上加毛自有神。误遗汗青成国史,未妨著白号山人。它时更欲求奇迹,画我溪头把钓缗。

游魂自相叫,宁复记前身。飞过邻家月,声连野路春。梦边催晓急,愁处送风频。自有沾花血,相和雨滴新。

讲院悲风动素帷,摇松难更见吾师。尘生旧榻休开卷,月上秋轩罢赋诗。真法自将传后学,清名谁为勤丰碑。横经弟子怀高迹,共指龙华作后期。

桥上山万重,桥下水千里。惟有白鹭鸶,见我常来此。

幽人睡足芭蕉雨,独岸纶巾几案凉。谁和熏风来殿阁,不知陋巷有羲皇。

清晨三绿袍,罗拜北堂高。积善因前烈,余光及尔曹。勿矜从仕早,当念起家劳。修立皆由己,何人可佩刀。

五年於此谩随缘,去住无心自坦然。六月霏霏飘端雪,须知别是一壶天。

弱龄事柔翰,颇亦费寻讨。所得能几何,忽忽欲已老。自无三月资,难适千里道。生世何通屯,贵得展怀抱。不然徒营营,百岁犹为夭。吾譬好近人,正如被中蚤。姑且快一噆,性命未须保。但使具旁观,那堪一绝倒。三十九年非,行矣不复澡。倘今能觉悟,犹得十年早。日嚼后湖藕,饱啖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