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琵琶

香筵酒散思朝散,偶向梧桐暗处闻。
大底曲中皆有恨,满楼人自不知君。

作品评述

《听琵琶》是唐代文学家罗隐所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述了一位闲适宴会散场后,偶然间听到一位在梧桐树阴下弹奏琵琶的人,引发了思考和情感的波动。

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香杯酒散思散地,偶尔听到梧桐树阴下的音乐。
这首曲子都充满了怨恨,楼上的人们却毫不知道你是谁。

这首诗意蕴含着浓厚的忧思和愁怨之情。首先,形容宴席散场后的情景,人们离散而去,思绪渐渐泛起。接着,诗人不经意地听到了悠扬的琵琶声,传来一种深深的悲怨和无奈。琵琶音乐中的恨意,矛盾于饮乐之间的欢愉,使人感到一种迷茫和困惑。

在这首诗中,诗人将琵琶音乐与人们的心境对比,表达对现实中的盲目与麻木的不满。人们在享受酒宴的同时,对于琵琶的音乐和那其中所蕴含的恨意却毫不知情。这种对琵琶音乐的无知和漠视,暗示了社会对于真实情感的忽略,以及人们对于内心自省的缺乏。

罗隐以简洁的表达和对比手法,揭示了人们对于内心世界的无觉察,以及真实情感的被忽视。他通过音乐的方式,传递了对于现实中麻木与冷漠的不满,并反思人们应该更加关注内心世界和真实情感的表达与理解。这首诗给人以深思,引发读者思考人性和情感生活的根本问题。

作者介绍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淮润,无所合。久之,归投钱镠,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着作佐郎,奏授司勋郎。朱全忠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为叔父,表荐给事中,年七十七卒。隐少聪敏,既不得志,其诗以风剌为主,有《歌诗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今编诗十一卷。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淮润,无所合,久之,归投钱镠,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着作佐郎,奏授司勋郎。朱全忠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为叔父,表荐给事中,年七十七卒。隐少聪敏,既不得志,其诗以风剌为主,有歌诗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今编诗十一卷。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淮润,无所合,久之,归投钱镠,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着作佐郎,奏授司勋郎,朱全忠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为叔父,表荐给事中,年七十七卒。隐少聪敏,既不得志,其诗以风剌为主,有歌诗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今编诗十一卷。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后梁太祖开平三年卒,年七十七。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独绕栏干正惜春,不堪西望陇头云。弄烟细柳才三尺,著地残花厚一分。梁苑草深平似熨,秦关山暖翠如薰。骑鲸李白时过我,未引金尊先说君。

梅山老人头雪白,摸索曹刘还认得。平生鹿鹿视余子,谁是诗中真巨擘。踵门忽得天下士,慕我虚声远相觅。袖中磊磈出奇语,和璧随珠暗相射。对之坐久神气定,言下分明箭锋直。傍观如堵相骇愕,颇复见我有此客。雄篇累日费酬答,但怪笔端飞霹雳。君才自是千里驹,鞭影不摇何待策。

丛菊虽云薄,秋花独此芳。只愁霜后槁,宁虑雨前荒。蝶冷飞无迹,恐哀咽更长。嗟予自失所,对汝益增伤。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日日言归真得归,迎门儿女笑牵衣。宅边犹有旧时柳,漫向世人言昨非。

少有羊曾踏菜园,更教清苦嚼筠根。何如添得如椽笔,就各西江一口吞。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於粲洒扫,陈馈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伐木于阪,酾酒有

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酒酣,请鲁君举觞。鲁君兴,避席择言曰:“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熬燔灸,和调五味而进之,桓公食之而饱,至旦不觉,曰:‘后世必有以味亡其国者。

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乃知此语未必然,李周弹筝听不足。闻君七岁八岁时,五音六律皆生知。就中十三弦最妙,应宫出入年方少。青骢惯走长楸日,几度承恩蒙急召。一字雁行斜御筵,锵金戛羽凌非烟。始似五更残月里,凄凄切切清露蝉。又如石罅堆叶下,泠泠沥沥苍崖泉。鸿门

耻见横人欺楚约,忍闻稚子劝君行。

暖律还吹岭上梅,数枝先发日徘徊。苔封曲径无人到,付与春风自在开。

雨多虽可厌,气凉还可喜。欲语言慵开,无眠身懒起。一榻有余宽,一饭有余美。想彼庙堂人,正应忧变理。

楚楚雪衣明,烟霞径里行。不管陶令野,有节伯夷清。一见消尘虑,相亲长道情。秋见着梧叶,时作九皋声。

刈罢秋禾未敢慵,更须趁逐过残冬。城中竹筊今年贵,盐茗新来免阙供。

宫梅粉淡,岸柳金匀,皇州乍庆春回。凤阙端门,棚山彩建蓬莱。沈沈洞天向晚,宝舆还、花满钧台。轻烟里,算谁将金莲,陆地齐开。触处笙歌鼎沸,香鞯趁,雕轮隐隐轻雷。万家帘幕,千步锦绣相挨。银蟾皓月如昼,共乘欢、争忍归来。疏钟断,听行歌、犹在禁街。

蓟门春雨散浮埃,烟树溟濛霁欲开。十里清阴连紫陌,半空翠影接金台。东风叶暗留莺语,落日林深看鸟回。记得清明携酒处,碧桃花底坐徘徊。

端居有所思,美人碣石北。别来已十年,时时梦颜色。朔风吹海云,白昼成昏黑。猰貐齿如剑,麒麟斗相蚀。岂无三月粮,宁乏长风翼。畏此不敢往,抚膺长太息。

昨夜寒梅,一枝雪里多风措。幽香无数。不与群花语。最是凝情,月夜交光处。谁为主。待须折取。羌管休轻举。

又踏君山路,来驱陌上尘。江仍旧时面,我是去年人。爱听松声古,休催柳色新。片云衔落日,梅与月争春。

好花有意似怜才,时泛清香入袂来。待得繁梢都结实,莫将细核比杨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