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知章下第归河北

斗鸡击剑邺王台,万古英雄死不埋。
子去悲歌宜有和,露萤白首亦常材。

作品评述

《送李知章下第归河北》是宋代晁补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斗鸡击剑邺王台,
万古英雄死不埋。
子去悲歌宜有和,
露萤白首亦常材。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晁补之对李知章离开京城返回河北的送别之情。诗人以斗鸡击剑和邺王台作为隐喻,暗示着在邺王台这个英雄辈出的地方,李知章将展现英勇的气概。诗人同时表达了对英雄气概的赞叹,称之为"万古英雄死不埋",意味着李知章的英名将流传千古。诗人希望李知章离开时能够悲歌一曲,并希望有人和他一同悲歌,以表达对他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李知章的赞许,他说即使像萤火虫一样白发苍苍,也是常材(即有才能)。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李知章的送别之情和对他英勇气概的赞赏。通过斗鸡击剑和邺王台的隐喻,诗人将李知章与英雄气概联系在一起,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对他的赞美。"万古英雄死不埋"一句深情款款,表达了李知章将留名青史的豪情壮志。诗人希望李知章离开时能够悲歌一曲,表达了对他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希望有人和他一同悲歌,增加了送别的凄凉之感。最后两句以"露萤白首亦常材"来形容李知章,表达了诗人对他才能和智慧的赞赏,即使年老颜衰,也依然是有才华的人。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对李知章的送别之情和对他的赞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表达情感的同时,展示了李知章的英勇气概和才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者介绍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饬驾去京邑,鸣鸾指洛川。循途经太华,回跸暂周旋。翠崿留斜影,悬岩冒夕烟。四方皆石壁,五位配金天。仿佛看高掌,依稀听子先。终当铭岁月,从此记灵仙。

喜游蛟井寺,复见炎州竹。杳霭万丈间,啸风清独速。江南正霜霰,吐秀弄颛顼。似瑞惊坚贞,如魔试金粟。笋非孝子泣,文异湘灵哭。金碧谁与邻,萧森自成族。新闻赤帝种,子落毛人谷。远祖赐鹪鹏,遗芳遍南陆。对烟苏麻丑,夹涧筼筜伏。美誉动丹青,瑰姿艳秦蜀。因缘鹿苑识,想像

烟岫供寒翠,风帘舞小晴。短墙分竹色,虚户纳松声。弄笔云窗暖,煎茶玉醴轻。端知孤桧月,独伴夜禅清。

一眺丛台上,孤城秋暮时。绮罗言已寂,芳草暗含滋。泣露蒐移堞,衔花雀隐枝。忽闻雍里曲,并落照眉池。

复多笔祥,震维缥德。乃共皮弁,其秋不忒。家正色齐,维民之则。璇霄眷佑,国寿箕翼。

糟床带松节,酒腻肥如羜.滴滴连有声,空疑杜康语。开眉既压后,染指偷尝处。自此得公田,不过浑种黍。

千山底里著楼台,半夜松风万岳哀。晓起巡檐看题壁,雨声一片隔林来。

宝字煌煌,册书粲粲。副笄加饰,社褕有烂。祗若帝休,委蛇乐术。亿万斯年,永膺宸翰。

金创可愈不容医,应念丁公相戹时。不赖西风吹楚卒,千龙万虎亦何为。

吟君遗我百篇诗,使我独坐形神驰。玉琴清夜人不语,琪树春朝风正吹。郢人斤斫无痕迹,仙人衣裳弃刀尺。世人方内欲相寻,行尽四维无处觅。

秋云七尺藤,夜雨一卷书。寂寞空山人,微此谁与居。

生憎丹粉累幽姿,故着轻煤写瘦枝。还似故园江上影,半笼烟月在疏篱。

济南那得似江南,千顷溪山百顷岚。三月绿阴桑子落,村村布谷老吴蚕。

残蝉渐绝。傍碧砌修梧,败叶微脱。风露凄清,正是登高时节。东篱霜乍结。绽金蕊、嫩香堪折。聚宴处,落帽风流,未饶前哲。把酒与君说。恁好景佳辰,怎忍虚设。休效牛山,空对江天凝咽。尘劳无暂歇。遇良会、剩偷欢悦。歌声阕。杯兴方浓,莫便中辍。

衔泥燕,声喽喽,尾涎涎。秋去何所归,春来复相见。岂不解决绝高飞碧云里,何为地上衔泥滓。衔泥虽贱意有营,杏梁朝日巢欲成。不见百鸟畏人林野宿,翻遭网罗俎其肉,未若衔泥入华屋。燕衔泥,百鸟之智莫与齐。

城上鸦啼斗转。渐渐玉壶冰满。月淡寒梅,清香来小院。谁遣鸾笺写怨。翻锦字、叠叠如愁卷。梦破胡笳,江南烟树远。

戒饬长须赤脚,客来洒扫送迎。莫言老子晏起,但道先生宿酲。

到得松江每不欣,何曾晴快遇清真。此行作意追胜境,入夜阻风还闷人。万里青天一轮月,三更雪浪太湖春。若教白日来经此,不见新熔万顷银。

满载清闲一棹孤,长风相送入仙都。莫愁怀抱无消豁,缥缈峰头望太湖。

予从大夫后,禄乃二千馀。簪笔论何事,藏山著底书。病教年事早,拙使宦情疏。合治菟裘未,蜗牛尚有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