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郭之奇的《仲冬六日发百宜二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yě sè xū wú pàn , fēi yān jìn yuǎn tó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虚无:(形)有而若无,实而若虚,道家用来指“道”(真理)的本体无所不在,但无形象可见。
野色:原野或郊野的景色。
郭之奇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原诗
野色虚无判,飞烟近远同。
旌旟霄汉里,人马画图中。
久对霜林碧,徐看晓岫红。
光华随望出,紫气日来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