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松图

五百居东五百西,枝枝叶叶压云低。
自从老鹤归来后,不许閒禽杂乱啼。

作品评述

《千松图》是宋代文人吕徽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一幅画卷中的景物,主题是千株松树。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千度亭台两边栽,
叶繁枝密遮云开。
老鹤别后鸣声稳,
不容杂禽自由哀。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千树松的图画,诗意深远,寓意丰富。

首句“一千度亭台两边栽”以松树的数量来形容景象的广大,亭台的建筑也彰显了豪华和宏伟。第二句“叶繁枝密遮云开”通过描写枝叶繁茂,把云彩遮挡住的形象,展现出松树的繁荣和威严。松树是常绿的,象征着长寿和不朽。第三句“老鹤别后鸣声稳”描绘了老鹤归来的平稳鸣声,意味着这片松林的宁静和祥和。最后一句“不容杂禽自由哀”表达了老鹤对其他鸟类的限制,暗示了松树的高贵和独立。

从整体来看,这首诗写出了松树勃勃生机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松树的敬仰和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松树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对高洁、独立精神的追求,同时也传递了对纯朴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捧。

这首诗的赏析,展现了吕徽之对松树的景仰和敬重之情。松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象征意义,常被视为忍耐、坚贞的象征。诗人通过对松树景象的描绘,展示了其高尚的品质,且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而精练的文字,烘托出了一幅宏大庄严的画面,使人感受到松树与生俱来的高洁和自由。

诗词推荐

古道天道长人道短,我道天道短人道长。天道昼夜回转不曾住,春秋冬夏忙。颠风暴雨电雷狂,晴被阴暗,月夺日光。往往星宿,日亦堂堂。天既职性命,道德人自强。尧舜有圣德,天不能遣,寿命永昌。泥金刻玉,与秦始皇。周公傅说,何不长宰相。老聃仲尼,何事栖遑。莽卓恭显,皆数

凤凰台畔,玉几峰前。筑著磕著,夙世生冤。

钵囊已妥何山夏,千顷堂前又饱参。仙裹未须求七七,禅中聊共说三三。远师今日宜同社,弥勒它年可共龛。不见生公讲经处,至今花雨落毵毵。

河畔草未黄。胡雁已矫翼。秋蛩挟户吟。寒妇成夜织。去岁征人还。流传旧相识。闻君上陇时。东望久叹息。宿昔改衣带。旦暮异容色。念此忧如何。夜长忧向多。明镜尘匣中。宝瑟生网罗。

翡翠双飞不待呼,鸳鸯并宿几曾孤。生憎宝带桥头水,半入吴江半太湖。

冬不寒,腊后看。酸风刮地,冻破泥团。毗卢楼阁前,少林深雪裹,谁知犹隔万重关。

蛟龙潠白雾,天外细蒙蒙。沾土曾无迹,昏林似有风。卷旗妨酒舍,湿翅下洲鸿。稍见斜阳透,西云一半红。

忧心悄悄睡示能,开门看月一片冰。窍木相磨作鬼语,冻星入牖如萤青。孤雁哀号向何处,老夫掩耳不欲听。尔从沙场经万里,昔时系书达天子。如今若向上林过,纵有书来谁取视。阴山豁处狭如门,结陈来时各有群。辛苦避鹰兼避弋,前行半度后行分。秋水江南无所畏,老菰沉米芦摇穗。

滴地酒成冻,喧天鸦诉寒。窗风经怒响,帘日漏温痕。偶尔寻梅去,其如驻屐难。沙鸥脚不袜,故故踏水翻。

绣房香幄紫驼车,队马连云拥醉娥。天上柳花随处滚,人间春色已无多。风流漫听黄金缕,慷慨谁知白石歌。江北江南叹愁绝,落红如雨打渔蓑。

金行中否野多遗,越禊诸贤不受羁。天朗气清书上已,春行秋令纪当时。九原寂寞不可作,一水萦回或在兹。归去庐山定相问,为公关扫紫霄知。

既离湖口县,未至落星湾。舟中三两程,程程见庐山。庐山遮半天,五老云为冠。朝看金叠叠,暮看紫巉巉。瀑布在山半,仿佛认一斑。庐山忽不见,云雨满人间。

少公禀气后三年,易箦翻居三日先。学数弟兄犹间有,寿随父母独谁全。悲哉易感精神往,造化难凭祸福迁。应恨南山人远去,从今独卧北山阡。

诗礼初闻卫尉旁,起家期擅蜀文章。快吟芍药当阶句,剩香芙蓉别殿香。

开轩南岳下,世事未曾闻。落叶常疑雨,方池半是云。偶寻骑鹤侣,来此看鹅群。一夜潺湲里,秋光得细分。

一病二十日,直愁难自还。残书不成读,长昼只供闲。风舞迎霜叶,云昏欲雨山。临窗忽自笑,诗思又相关。

春山多少雨,染出碧云堆。岩冷溜常滴,人閒洞自开。摘花香入袖,题石笔黏苔。茅屋在何处,桃花流水来。

别家鬓未生,到城鬓似发。朝朝临川望,灞水不入越。

南安只是旧南安,敏手为之便好看。事辨要先心肯辨,才难须信县无难。锦遭伤后从新制,琴不调时改旧弹。风防病笑理繁剧,公余何惜筑诗坛。

长□茅间有异芳,风流稷下古诸姜。适从琼管鱼龙窟,秀出羊城翰墨场。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锦衣他日千人看,始信东坡眼力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