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章房陵韵四首

诗法究源委,今古有正传。
寥寥风骚后,谁定执此权。
杜韩到黄陈,刃藏牛无全。
愧我蟁负山,良夜卓两肩。

作品评述

《次章房陵韵四首》是宋代陈造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诗法的探究和对文学传统的反思,同时也暗示了在文学创作中权威与选择的难题。

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诗法传承的关切。他认为诗法的源流由来已久,有正统的传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雅之作已经寥寥无几。在这样的背景下,谁来决定哪些作品能够被视为权威,成为时代的代表呢?作者对此持疑问的态度。

诗词中提到了杜甫、韩愈、黄庭坚和陈亮等著名的诗人,暗示了这些文人都曾以自己的作品为后世传世,但他们的作品并不能完全涵盖所有的诗风和文学价值。这种选择的难题使得作者感到愧疚,他自谦地说自己只是一位不起眼的山野之人,却肩负着守护文学的重任。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学传统与创新之间的矛盾和选择的困境的思考。作者既对文学传承的重要性表示敬意,又对权威的确立和选择的主观性保持怀疑。这种思考体现了作者对文学自由和个人创作追求的思索,以及对文学责任和使命的思考。整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让读者对文学的历史与现实进行思考,并引发对于文学创作与传统的思考与反思。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才入仙霞路,重裘尚不支。居人收桕实,客子办梅诗。地湿然萁坐,霜寒隔被知。向来真错计,不买草堂基。

秋萧索。梧桐落尽西风恶。西风恶。数声新雁,数声残角。离愁不管人飘泊。年年孤负黄花约。黄花约。几重庭院,几重帘幕。

凭嵩望杀旧山川,万里云迷不尽天。汴水流经淮泗去,更无人买北归船。

推枕闻鸡,正怪得、乾坤都白。元是有、福星临照,至和薰出。缘饰夜城疑不夜,弥漫色界成无色。更_词、巧欲夺天葩,尤殊特。貂帽拥,寒何力。羔酿举,情何极。欠开樽细挹,梅花标格。十万铁衣冰到骨,祈天只愿王师息。想家童、日办剡中舟,溪头立。

厌听朝鸡唱,归来觅柳栽。半山张锦绣,一水隔尘埃。寻壑疑无路,看潮别有台。仙人不可见,孤鹤夜深回。

益算真君南斗高,还因圣节奏天曹。扶桑枯尽灵椿老,始放尧眉出寿毫。

笙歌登画船,十日清明前。山秀白云腻,溪光红粉鲜。欲开未开花,半阴半晴天。谁知病太守,犹得作茶仙。

漪涟带修渚,远水明朝晖。青山横倒景,画鷁掩斜扉。游女逢交甫,陈思值洛妃。菱歌随棹远,鸥鸟背人飞。别有嘉游处,芳樽照舞衣。

月照当襟雪,终剪施摩诘。我作白须行,而得养生术。

地下归宗天下传,老夫剩欲到云边。王弘送酒催归去,且省远公沽酒钱。

绣衣柱史何昂藏,铁冠白笔横秋霜。三军论事多引纳,阶前虎士罗干将。虽无二十五老者,且有一翁钱少阳。眉如松雪齐四皓,调笑可以安储皇。君能礼此最下士,九州拭目瞻清光。

鸱夷双白玉,此玉有缁磷。悬之千金价,举世莫知真。丹青非异色,轻重有殊伦。勿信玉工言,徒悲荆国人。

汗脚谁教上玉台,却寻前路击芒鞋。自嫌到了无仙分,已踏金鳌跌下来。

世有世贤运,人归得性场。朝端慕安石,民里祝庚桑。蛇影逢真悟,龟灵取数长。仙畦种芝圃,佛室雨花床。寄傲多行乐,观心或坐忘。柳溪能作瞑,竹坞别供凉。慧露沾僧饭,幽霞照客觞。皋夔真有自,箕颍更相望。留务尊台简,私游费橐装。侧聆图任切,安得久彷徉。

早晚飞来入锦城,谁人教解百般鸣。春风红树惊眠处,似妒歌童作艳声。

巧逢挟忌立功名,杀父犹从罪更深。已托沉浮轻大节,尚言富贵本无心。

荷盘蕉扇久无声。笑祈祷、果难凭。倚槛看云停。问谁把、天瓢遽倾。玄功不宰、太平有象,磊块一时平。老我问阴晴。笑尚为、苍生有情。

青旗B237胜又迎春。暖律应祥云。金盘内家生菜,宫院遍承恩。时节好,管弦新。度升平。惠风迟日,柳眼梅心,任醉芳尊。

山鬼处幽篁,自分不见天。宁知无私照,及此暗井泉。倦鸟思故林,穷鱼思故渊。感荷实难忘,庶其保终年。

寺古静还僻,小窗幽更深。观时知句眼,读易见天心。霜露宵增感,烟云晓见侵。独坐思往昔,愁绝泪盈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