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素风堂

丞相事唐室,独驰三绝名。
家世在图史,诗书传后生。
郎位逮流泽,出令箴辈惊。
岁暮营燕坐,高居遗世情。
翠竹带书幌,青山临酒觥。
已使襟韵适,况闻吟诵声。
自可化乡里,岂唯门户荣。
果有过庭子,颍然材思精。
抱璞已三献,惊人当一鸣。
风义故常在,兹堂非偶成。

作品评述

《李氏素风堂》是宋代文人曾巩的一首诗,描述了李氏世家的风采和曾巩自身的成就。

诗词中的"李氏素风堂"指的是李氏家族的府邸,而"素风堂"则是其别号。诗人称李氏为"丞相",以表明其在家族中的高位和重要性。诗中提到李氏世家才学出众,代代传承,是图书馆里的名门望族。李氏的家族成员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高官职位,深受后世的敬仰。诗人曾巩自己也在科举考试中获得了进士(郎位)的称号,受到了当时的社会赞誉。

诗的开头描述了曾巩在李氏府邸中的情景,他坐在营燕(一种东方的座椅)上,高高在上,与世隔绝。翠竹做的书幌使他的读书环境更加清幽,他可以享受青山环绕的美景和酒杯的欢乐。

接下来,诗人谦逊地提到自己的文才,表示自己的诗歌既能取悦自己的情感,又能让人们赞美。他认为自己的才华可以感化乡里的人,不仅仅是家族的荣耀。他还称赞李氏家族中的其他人才,认为他们的才思敏捷、精于琢磨。

诗的结尾,诗人提到自己已经多次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但他仍然有更大的抱负。他希望能够一鸣惊人,以更高的成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他认为自己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来自他秉持的风义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整首诗以李氏家族和曾巩自身为中心,赞美了他们的家世和成就。诗中透露出一种自信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同时也展现了当时社会对于科举功名的追求和崇拜。这首诗体现了宋代士人的风范和对于家族荣誉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成就的追求和对于更高境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曾巩(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歷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出通判越州,歷知齐、襄、洪、福、明、亳、沧诸州。神宗元丰三年(一○八○)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五年,爲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年六十五。理宗时追謚文定。《宋史》卷三一九有传。曾巩出欧阳修门下,以散文着称。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今仅存《元丰类稿》,并有宋刻《曾南丰先生文粹》十卷和金刻《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传世。 曾巩诗九卷,以清康熙五十六年长洲顾崧龄刻《元丰类稿》爲底本,校以元大德八年东平丁思敬刻本(简称元刻本),并吸收清何焯《义门读书记》(简称读书记)中的校勘成果。参校本有:明正统十二年邹旦刻本(简称正统本),明嘉靖四十一年黄希宪刻本,有顾之逵跋并录何焯批校(简称顾校本),明嘉靖王抒刻本,有吴慈培录何焯校跋(简称吴校本),明隆庆五年邵廉刻本,有傅增湘校跋并录何焯校跋(简称傅校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本(简称万历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清顺治十五年重修本,有章钰校并录何焯、姚椿校(简称章校本),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集外诗附于编末。

诗词推荐

草木有麟凤,众只发等流。终然浪题品,麟凤自知不。

北窗凉夏首。幽居多卉木。飞蜨弄晚花。清池映疏竹。为宴得快性。安闲聊鼓腹。将子厌嚣尘。就予开耳目。

朝携一筐出,暮携一筐归。十指欲流血,且急眼前饥。官仓岂无粟,粒粒藏珠玑。一粒不出仓,仓中群鼠肥。

法尔非修本十成,平常酬答最分明。端然指出长安道,无奈游人不肯行。

北风吹空雪花冷,平铺云涛冒峰顶。江长水阔飞鸟绝,沙树参差动波影。君子从戎碧油下,绿发青瞳笏袍整。大马高车府中罢,一船沿流背丁丙。鲂鱼胜银尊酒美,物色当前若图屏。危帆健橹醉中去,千里奔过犹一顷。明年随春到京国,红紫烧空折桃杏。献书又谒蓬莱宫,新斸豪曹试锋颍。

灯窗苦读觉身癯,暂握筇枝访野夫。爱竹劲思持玉节,看梅闲共数银须。西山月冷归招隐,南岳风清欲步趋。灵利莫教人指去,且教船子老江湖。

瘧鬼自与诗人谑,小儿狡狯弄炎凉。蔬肥夜雨园丁逸,果熟秋风稚子忙。枕臂閒思新药灶,扶头欲起候茶枪。故园青桂华如水,归汎天风浩荡香。

赤日若射火,林风不动梢。羸汗尚流沛,冠服岂堪包。贵人谅有禀,惯习非强教。窃观行车马,坌荡剧煨炮。宁思山中人,石泉浸两骹。

今日都无病,重阳倏又过。浊醪常醉好,佳菊未开多。岂必皆时节,焉容不啸歌。一樽二三友,风雨奈予何。

秋夜挑灯读楚辞,昔人句句不吾欺。更堪临水登山处,正是浮家泛宅时。巴酒不能消客恨,蜀巫空解报归期。灞桥烟柳知何限,谁念行。灞桥烟柳知何限,谁念行人寄一枝?

忠义由来不可堙,平时砥砺且无人。疾风劲草尤难见,须识高丽一个臣。

烟收云敛。极目遥岑三四点。过了重阳。篱下残花未褪黄。郑庄好客。故遣红妆飞大白。月满回廊。饮散歌阑已断肠。

喜客能挥白玉琴,此花端解古时音。只防老鹤来偷听,引起翻云万里心。

一亩青苔半落英,蜂忙蝶懒互卿卿。燕泥干后儿初落,鱼尾轻时子遍成。闲拂午窗惊野马,梦游天竺听华鲸。舍南有柳纤纤在,不奈双蝉占取鸣。

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如今重到何事?愁比水云多。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银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脍新鲈,斟美酒,起悲歌。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兵戈?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

不曾动步上天台,金锁玄关尽豁开。坐断鞔峰第一句,万机俱透起风雷。

富贵声名岂足论。死生荣辱等埃尘。青衫照日夸春榜,白首余年哭故人。盛德不忘存志刻,话言能记有朋亲。吴江草木春风动,沥酒谁瞻垅树新。

我恨逢师较已迟,羡君早岁独先知。归时剩下遗书读,莫道□峰永别离。

萦回枫叶岸,留滞木兰桡。吴岫新经雨,江天正落潮。故人劳见爱,行客自无聊。君问前程事,孤云入剡遥。

忆昔年少时,把卷惟引睡,惰游过日月,自咎辄涕泗。老来百事废,却觉书多味,岂惟时有得,圣域可坐致。譬如入武库,戃怳不暇视,浅陋安能名,出门但惊喟。天球及河图,千古所共秘,幸今发其藏,虽老敢自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