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二首

红紫雨离披,风光别壮时。
世情杨絮觉,心事杜鹃知。
屋角溪连井,林梢菊障篱。
幸无尘役役,倚槛数晴丝。

作品评述

《春晚二首》是宋代诗人叶茵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红紫雨离披,风光别壮时。
这里描述了春天的景色。红紫色的花瓣像雨一样飘落,风光不再如昔时那样壮丽。

世情杨絮觉,心事杜鹃知。
这句表达了叶茵对世情的感慨。像杨树上的絮毛一样,他能够察觉到世间的变化。而杜鹃鸟则能够理解他内心的忧伤。

屋角溪连井,林梢菊障篱。
这句描述了屋角下的小溪与井水相连,而菊花则在篱笆上绽放。这些景象展示了田园生活的宁静和美丽。

幸无尘役役,倚槛数晴丝。
这句表达了叶茵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感激之情。他庆幸自己没有受到尘世的繁忙和束缚,能够倚在门槛上,数着晴天的丝线。

整体而言,叶茵的《春晚二首》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繁忙尘世的疏离之情。他喜欢享受宁静的田园生活,并在其中寻找心灵的慰藉。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情之感,给人以宁静、恬淡的感受。

作者介绍

叶茵(一一九九?~?)(生年据本集卷三《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既次韵或非之作解嘲》“衰龄踰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泽(今江苏苏州)人。曾出仕,“十年不调”(本集卷二《参选有感》),退居邑同里镇,筑顺适堂,以杜甫诗“洗然顺所适”得名。与陈起等有唱酬。有《顺适堂吟稿》五卷。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八。 叶茵诗,以清顾氏读画斋刊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影宋钞本(简称汲古阁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水边移得已伤根,枝叶如枯生意少。主人不使荒秽侵,遂长琅玕胜凡草。

收尽狂飙卷尽云,一竿晴日晓光新。柳魂花魄都无恙,依旧商量作好春。

商山食店大悠悠,陈鹖饣追锣古飠念头。更有台中牛肉炙,尚盘数脔紫光球。

罢战回龙节,朝天上凤池。寒生五湖道,春入万年枝。召化多遗爱,胡清已畏知。怀恩偏感别,堕泪向旌麾。

范侯来寻八桂路,走避俗人如脱兔。衣囊夜雨寄禅家,行潦升阶漂两屦。遣闷闷不离眼前,避愁愁已知人处。庆公忧民苗未立,旻公忧木水推去。两禅有意开寿域,岁晚筑室当百堵。他时无屋可藏身,且作五里公超雾。

谁道古人今不如,龙生龙驹凤凤雏。太冲千载有孙子,笔端真可四三都。向来鹿鸣首送渠,至今银袍双袖乌。会逢玄晏为拈出,殿前作赋声第一。

春色愁边已不浓,眼开天地久阴中。乱红杂下残花雨,暗绿兼飞弱柳风。生计荒芜有酒盏,交期零落减诗筒。多情惟有堂前燕,来往贫家与旧同。

老竹帖妥不作奇,嫩篁翘翘动风枝。是中有目世不知,吾宗落笔风烟随。

月标元巳乐嘉辰,兴庆烟波涨晓津。宴集幸联台衮坐,风流仍继禊堂春。兰亭事古成遗迹,华萼楼空委路尘。歌吹满舡花夹岸,酒帘无处不留人。

情缕红丝冉冉,啼花碧袖荧荧。迷香双蝶下庭心。一行愔愔帘影。北里红红短梦,东风雁雁前尘。称消不过牡丹情。中半伤春酒病。

风泉留古韵,笙磬想遗音。桂朽有遗馥,莺飞安可待。尘沙蔼如雾,长波惊飙度。雁起汀洲寒,马嘶高城暮。银釭倦秋馆,绮瑟瞻永路。重有携手期,清光倚玉树。(以上见张为《主客图》)。

故将罗袖裛啼痕。纷纷事如麻。

杖策窥园日数巡,攀花弄草兴常新。董生只被公羊惑,肯信捐书一语真。

乱石田中寄孤本,亭亭不住凌虚引。欲以袈裟拂著来,一边碧玉无轻粉。

东风无用。吹得愁眉重。有意迎春无意送。门外湿云如梦。韶光九十慳慳。俊游回首关山。燕子可怜人去,海棠不分春寒。

妙手空空负盛名,官衙甲帐任纵横。孤身偏向虎山行。不道人心多险恶,诧他大侠作嘉宾。神偷窥秘也心惊。

林风溪雨弄春阴,古屋凝寒午更深。烟火萧条人迹断,自笼双袖听新禽。

道岂与身穷,相逢两秃翁。高怀真悃悃,薄艺愧空空。同谷吟山雪,愚溪感候虫。斯人何可作,尚获见余风。

巨石中分断,涓流自此东。尧仁方宅土,项氏曷当锋。兴起汉高业,勤劳夏禹功。故应行道者,知古企遗踪。

何人地下管天条,不是皋陶即是萧。金埒漫夸钱过斗,铁围宁问玉垂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