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诗

达来何处更追寻,放旷谁论古与今。
风带泉声流谷口,云和山影落潭心。
资身自有衣中宝,济世谁藏室内金。
策杖偶来林下坐,鸟声相和唱圆音。

作品评述

山居诗

达来何处更追寻,
放旷谁论古与今。
风带泉声流谷口,
云和山影落潭心。

资身自有衣中宝,
济世谁藏室内金。
策杖偶来林下坐,
鸟声相和唱圆音。

中文译文:
山居诗

到底何处还要追求,
宁静自由无人了解。
风儿伴随泉声流过山谷,
云朵和山影映在潭水中。

虽然我身上没有贵重的宝物,
但我能帮助世人解困扶贫。
我偶尔拿起拐杖在林下坐,
鸟儿的歌声与我和谐齐鸣。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居生活中追求自由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态。作者以平淡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追求内心自在快乐的渴望,认为放松心境才能真正领悟世间的古今之变。他在山林之间感受到自然景观的美妙,认为泉水流淌、山影映照在潭水中,形成了奇妙的和谐景致。此外,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济世救人的理念,虽然身上没有金银财宝,但他相信自己所拥有的仁义之心可以对他人起到帮助与救助。他坐在林中偶然而至之处,与鸟儿的歌声相和唱圆音,暗示了他与自然的融洽与平等相处。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朴实的语言,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和自由,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谐的追求与对世道的关怀。诗中运用了自然意象,如风声、泉水、云朵和山影,将这些景象与作者内心的快乐与内在的生活态度联系起来。诗中还体现了作者宁静的心境以及他在山间静思的情景。整首诗秉持着释延寿的书法风格,注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深远的意境。通过赏析这首诗,读者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层思索。这首诗旨在引导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和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表达了作者对于真正幸福与美好的追求。

诗词推荐

六万馀言七轴装,无边妙义内含藏。溢心甘露时时润,灌项醍醐滴滴凉。白玉齿边流舍利,红莲舌上放毫光。假饶造罪如山岳,只消妙法两三行。

猛兽来兵只为文,岂宜凉德拟图尊。君看豹彩蒙麋质,人取无难必不存。

夜色随人上小舟,舟中欹枕梦悠悠。桡歌听得偏幽怨,不觉天明到越州。

掩关名自远,鲸浪阻相寻。讲罢唯澄虑,孤峰只此心。柏烟秋榻静,莲漏夜堂深。尽仰鄞江上,清风继道林。

白兔速圩顶,暗壁收遗编。握之不盈掬,而能千万年。天地可无人,秦火乃可然。其粗洒埽间,其精造化先。后来读书者,暗引佛与仙。之人胡弗灵,所论各有偏。嚣祲碍亭毒,三精惨不鲜。涂饰为善治。制作埋九渊。固有二三子,梯级堪攀缘。夜永发孤啑,思远能废眠。拔地为五岳,岂其

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

云外梅阴,雨余苔晕,嫩寒初沁罗裳。书几凝尘,琴丝带润,小窗幽梦生凉。新水涨银塘。恨王孙去後,烟草茫茫。记得湖山胜处,相对拆封黄。情笺思墨犹香。奈当时两鬓,都是吴霜。兔颖吟苦,鹴裘解尺,何意比□游梁。旧话不堪长。便倩薰风吹去,本地看风光。惟有青山,伴我耕钓老

黄麾白马功告成,云华夫人朝玉京。虞后夏后引音节,高低峡船摇橹声。

山卧龙形阁枕山,檐楹高起太虚间。风来宛讶鸣箫瑟,客至宜闻振佩环。暂赏已能消浊虑,久居应不老朱颜。苍烟渌水无穷趣,绝胜尘纷走世寰。

有佛处,不得住,藕丝孔里行官路。无佛处,急走过,十字街头相对坐。

泽居仅足不求余,旷快真同纵壑鱼。平日酷憎蝇附骥,暮年肯作鹤乘车?齿摇但煮岷山芋,眼涩惟观胄监书。此际自应还往绝,本无心与俗人疏。

苑秋凉早。石径幽花小。霜絮飞飞风草草。翠碧斓斑驰道。香沟诗叶难寻。依然绿浅红深。倚竹空歌黄鹄,谁招青冢游云。

禄锺不满俸钱悭,伏腊才周聚族艰。仅足晨羞供色养,未能日饮乐慈颜。醇醲获奉偏亲寿,珍重缘从太守颁。诗雅百壶夸宠赠,岂如公惠敌丘山。

大家習贵久,亦复阅俭多。所習已厌饫,所阅方尤讹。食厌如食蜡,避尤如避戈。谁能饱更饭,胀洩自生疴。此理大可见,判若黝与皤。所以张公子,悠然愿岩阿。退翁闻之喜,何必驾六骡。但醉皆胜醒,但寝皆胜讹。晏起胜早朝,徐行胜前呵。筇以当鱼须,褐以当羔紽。葛,巾以当帻,草

展卷才披别后诗,倡余和汝愧犹迟。书来唤去有前约,力换莫留聊后期。徵逐里闾平日事,飘零山水异时思。从师千里多君志,糊口四方怜我饥。

三献具举,九旗将旋。追劳表德,罢享宾天。风引仙管,堂虚画筵。芳馨常在,瞻望悠然。

逝者如斯书夜长,会心能使百忧忘。生前身后浑如此,丝竹之音孔子堂。

未识大安道,行行多路岐。人言讹近远,山路倍嵚巘。自有康庄处,多因便捷移。我今知堠子,万里不须疑。

无数好山攒碧树。山下邮亭,亭下牵舟路。山色娱人相指顾。时时又被滩声妒。寒日光阴容易度。云去云来,那更商量雨。强把羁愁排遣去。

思归时节,乍寒天气,总是离人愁绪。夜来无奈被西风,更吹做、一帘秋雨。征衫拂泪,阑干倚醉,羞对黄花无语。寄书除是雁来时,又只恐、书成雁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