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至

不向红尘去,闲眠日几回。
余花山槿落,小卉海棠开。
制解僧初出,凉生客渐来。
共言西涧水,经夏起枯埃。

作品评述

《客至》是明代廖孔说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向红尘去,闲眠日几回。
余花山槿落,小卉海棠开。
制解僧初出,凉生客渐来。
共言西涧水,经夏起枯埃。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客人来到主人家中,主人欢迎客人的到来,并与客人共享清凉的夏日时光。诗中通过描写花朵凋谢和新花绽放的景象,以及僧人离开寺庙和客人渐渐到来的情景,表达了岁月更替、人事变迁的主题。诗人通过描述自然景观和人物行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活变迁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客人到来的场景,通过对花朵的描写,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轮回。诗中的“余花山槿落,小卉海棠开”描绘了花朵凋谢和新花盛开的景象,暗示了时间的不可逆转和生命的短暂。同时,诗人通过“制解僧初出,凉生客渐来”的描述,展现了僧人离开寺庙和客人到来的情景,凸显了人事更迭和时光流转的主题。

诗人在最后两句“共言西涧水,经夏起枯埃”,通过描写西涧水的变化,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西涧水在夏季干涸起尘土,暗示了岁月的不断流逝和生活的变化。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人事更迭和时光流转的主题,给人以深思。

这首诗词以简明扼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和人事变迁的画面,通过对花朵、僧人和客人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活变迁的思考。它以简洁的语言、富有意境的描写,展示了明代诗词的特点,同时也给人以启示,让人们思考生命的短暂和岁月的变迁。

诗词推荐

江海相逢少,东南别处长。独行风袅袅,相去水茫茫。白首辞同舍,青山背故乡。离心与潮信,每日到浔阳。

宣州紫沙合,圆若截郫筒。偶得今十载,走宦南北东。持之圣俞家,乞药戒羸僮。圣俞见之喜,遽以手磨砻。谓此吾家物,问谁持赠公。因嗟与君交,事事无不同。忆昔初识面,青衫游洛中。高标不可揖,杳若云间鸿。不独体轻健,目明仍耳聪。尔来三十年,多难百忧攻。君晚得奇乐,灵根

月黑星移灯屡闪,依稀打过初更。清游如此太多情。豆花凉帖地,知雨咽虫声。渐逼疏蓬风淅淅,几家茅屋都扃。茨茹荷叶认零星。不知潮欲落,渔梦悄然生。

别去又梅时,夷涂岂倦驰。能存二顷事,宁畏十年迟。耐冷心如铁。因吟鬓欲丝。犹嫌夜来梦,不解说相思。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帝告庶邦,式是典彜。元侯顯父,戚臣宗支。正乃封圻,予一人是毗。凡曰附城,罔尔俾之。畜兵厚赋,靡尔得私。毋凶而国,作福作威。天子有命,畴敢不祗。子孙承承,唯万世规。

东坡老翁,有言莫酬。凉天佳月,即为中秋。

汉祖歌风处,荒台宿草迷。野云连砀北,溪雨过丰西。人自殊方至,书因去客题。鸰原千里隔,落笔数行啼。

果公消息大茫然,六尺堂堂只眼前。斗极新春年八十,烟霄故国路三千。每惭鉴薄朝多语,待学情亡夜不眼。此世难期再相见,试容抒思序真筌。

桂籍青年压俊英,桥门卒业已成名。九章列秀铜章美,百里春风墨绶荣。德及桑麻犹有颂,梦遗琴鹤已无声。故乡归去长眠夜,芳草斜阳伴墓铭。

篆畦今夜月,政自使人怜。久废登山屐,愁催下濑船。衰年免黄帽,旧习守青毡。东浙承平地,如今是近边。

雨帘高卷。芳树阴阴连别馆。凉气侵楼。蕉叶荷枝各自秋。前溪夜舞。化作惊鸿留不住。愁损腰肢。一桁香销旧舞衣。

辩口利舌间,高低总不亏。还知应病药,诊候在临时。

时事干戈里,年光卷帙中。有怀忧社稷,无力靖华戎。世路日多梗。斋扉昼掩蓬。悲歌抚长铗,爽飒气摩空。

一径深窈窕,上升翠微中。忽然灵洞前,日月开仙宫。道士十二人,往还驭清风。焚香入深洞,巨石如虚空。夙夜备蘋藻,诏书祠张公。五云何裴回,玄鹤下苍穹。我本道门子,愿言出尘笼。扫除方寸间,几与神灵通。宿昔勤梦想,契之在深衷。迟回将不还,章绶系我躬。稽首谢真侣,辞满

金盘磊磈大如瓜,照乘骊珠未足夸。大矣芳苞美实,烂然红脸璨朝霞。臙脂细擘浆流液,珠琲轻挥路带华。一冼宿酲牙颊爽,瑶池如宴母仙家。

生栖云际巘,没葬寺傍村。破案残经卷,新坟出树根。松悲隔溪路,月照旧山门。自昔多诗句,而今几许存。

参差草树连巴国,依约云烟绕楚台。

十月原野枯,连山起狂烧。高焰过危峰,飞火入遐峤。玉石被焚灼,谁能见辉耀。猿猱失轻捷,亦不暇相吊。长风又助恶,怒号生万窍。炎炎赤龙奔,划划阴电笑。愿倾寒江潮,势逆难沃浇。愿倾天河水,虽顺云衢遥。青松心已烂,蔓草根未焦。小农候春锄,寒客失冬樵。谁知兼并子,平陆

安乐窝中一炷香,凌晨焚意岂寻常。祸如许免人须诌,福若待求天可量。且异缁黄徼庙貌,又殊儿女袅衣裳。中孚起信宁烦祷,无妄生灾未易禳。虚室清冷都是白,灵台莹静别生光。观风御寇心方醉,对景颜渊坐正忘。赤水有珠涵造化,泥丸无物隔青苍。生为男子仍身健,时遇昌辰更岁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