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仙石溪

爱此潺湲任溅衣,独寻幽石坐多时。
日斜徒御应相笑,底事教公上马迟。

作品评述

《飞仙石溪》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文同。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一条石溪旁的情景和内心感受。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喜欢这条潺潺的石溪,它溅湿了我的衣裳。
我独自寻找着幽静的石头坐了很久。
太阳西斜,只有我一个人徒劳地等待着马车的归来。
我不得不让我的主人等一会儿才上马。

诗意:
《飞仙石溪》描绘了诗人文同在一个宁静的石溪旁度过时光的情景。他深深地沉浸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享受着溪水流淌和石头的陪伴。太阳已经西斜,马车即将返回,但诗人却宁愿在这个静谧的地方多待一会儿,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自然与人文相交融的画面。诗人用“潺湲”形容石溪轻柔的流动,形象而生动地传达出清凉和宁静的感受。他坐在幽静的石头上,沉思冥想,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太阳已经偏西,意味着一天即将结束,而诗人却宁愿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多停留一会儿,享受宁静和宜人的时光。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宁静的心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宁静时刻的渴望。这首诗给人一种宁静、悠然自得的感觉,同时也传递出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作者介绍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凤凰池上亦何荣,道义曾知有利名。达则春风天下共,穷时晓雨陇头耕。

蜜蜂底物是生涯,花作餱粮蜡作家。岁晚略无花可采,却将香蜡吐成花。

春寒渗渗越常年,桃李枝间尚悄然。数日长阴君莫叹,人人道是养花天。

宾主辨贵白,死生路宜分。当克即便克,当存即必存。直须要脱洒,如彼霁月轮。超然物累上,无复渣滓浑。不须事黏滞,如咬老树根。弥年齧不断,岂不妨吾仁。

刻木工夫最巧,舆梁底事尤精。玉虹饮水映波明。彼此往来利济。真个作家手段,从今名播寰瀛。人从鳌背获安行。镇作城南景致。

松老成哀吹,天高惨暮云。如何岁时隔,便作死生分。经纪无家事,编藏有旧文。周侯诚义士,节概过非君。

雪霁寒轻,兴来载酒移吟艇。玉田千顷。桥外诗情迥。重到孤山,往事和愁醒。东风紧。水边疏影。谁念梅花冷。

罢战回龙节,朝天上凤池。寒生五湖道,春入万年枝。召化多遗爱,胡清已畏知。怀恩偏感别,堕泪向旌麾。

菖蒲翻叶柳交枝,暗上莲舟鸟不知。更到无花最深处,玉楼金殿影参差。翠黛红妆画鹢中,共惊云色带微风。箫管曲长吹未尽,花南水北雨濛濛。泉声遍野入芳洲,拥沫吹花草上流。落日行人渐无路,巢乌乳燕满高楼。

独住大江滨,不知何代人。药垆生紫气,肌肉似红银。酒酽竹屋烂,符收山鬼仁。何妨将我去,一看武陵春。

莫叹平原落落,且应去鲁迟迟。与君各记少年时。须信人生如寄。白发千茎相送,深杯百罚休辞。拍浮何用酒为池。我已为君德醉。

我年七十五,木末挂残阳。纵使身未逝,亦岂能久长。尚冀林间住,与师共末光。孤云俄暂出,道俗纷苍黄。

称觞喜对二阳临。况当弦月上,一醉祝千春。

半空岚翠滴楼台,物象冥搜入翦裁。云散峭峰殊华岳,仙留灵迹胜天台。丹砂水暖岩前涌,紫术花香洞口开。为问神仙住何处,寄诗还许到蓬莱。

惜养来来岁月深,笼开不见意沈吟。也知只在秋江上,明月芦花何处寻。

羊裘晦山泽,貂蝉等鸿毛。直钩道可行,一钓联六鳌。

秋香悬桂。光风转蕙。掩尽寻常花卉。西城来往已风流,更点检、生涯次第。堂名休逸。策扶流憩。占尽闲中风味。鸡声兔动已扶头,红日上

舒黯淹留守相间,平津千载有惭颜。惜渠不见端平相,召了西山召鹤山。

青骊八尺高,侠客倚雄豪。踏雪生珠汗,障泥护锦袍。路傍看骤影,鞍底卷旋毛。岂独连钱贵,酬恩更代劳。

夜叶动飘飘,寒来话数宵。卷经归鸟外,转雪过山椒。旧长松杉大,难行水石遥。元戎宗内学,应就白云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