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周唐柳分惠宣梨二首

澹澹夕阳远,行秋塞雁高。
卷舒连夜烛,长短几檠膏。
贫岂嗟县磬,家犹及卖刀。
藜肠惯差涩,更觉近来饕。

作品评述

《谢周唐柳分惠宣梨二首》是宋代袁说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澹澹夕阳远,行秋塞雁高。
夕阳渐渐西落,秋天的雁儿飞翔得很高。
卷舒连夜烛,长短几檠膏。
书卷翻卷,照亮了夜晚的蜡烛,不知燃烧了多少蜡油。
贫岂嗟县磬,家犹及卖刀。
贫穷的人怎么能抱怨县里的财富,家里甚至要卖刀子来维持生活。
藜肠惯差涩,更觉近来饕。
过去生活艰辛,饥肠辘辘,如今感到更加饥饿。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贫穷人的困境和内心的苦闷。诗人以温婉的笔触,展示了夕阳西下、秋天的雁儿高飞的景象,表达了时光逝去的无奈和生活的辛酸。他抱怨自己贫穷的境遇,无法获得丰富的物质享受,甚至不得不卖掉家里的刀子来度日。诗人通过描述贫困的生活和内心的不满,传达了对现实境况的反思和对人生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贫穷的生活和内心的挣扎。诗人通过夕阳、秋雁等意象,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他用"卷舒连夜烛,长短几檠膏"一句巧妙地表达了贫困人家夜晚读书的情景,同时也透露出贫困家庭的节约与艰辛。诗中的"贫岂嗟县磬,家犹及卖刀"表达了诗人对贫困现状的无奈和对社会不公的怨愤。最后一句"藜肠惯差涩,更觉近来饕"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饥饿和对物质欲望的渴望。

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和含蓄的意象,展现了贫困人家的无奈和内心的矛盾。诗人通过揭示贫困生活的艰辛和无奈,呈现了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渴望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打动了读者的心灵,使人们对社会中的贫困和不公有所触动,引发思考。

作者介绍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爲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爲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井桐双照新妆冷。冷妆新照双桐井。羞对井花愁。愁花井对羞。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

江边依旧钓舟横,万事何曾有一成?空忆庐山风雨夜,自吹小灶煮蔓菁。

霜月团圆天似水,还是神仙诞日。

市桥灯火春星碎。街鼓催归人未醉。半嗔还笑眼回波,欲去更留眉敛翠。归来短烛余红泪。月淡天高梅影细。北风休遣雁南来,断送不成今夜睡。

海牛压纸写银钩,阿雅守之索自收。长防玩物败儿性,得归老成散百忧。先生古心冶金铁,堂堂一角谁能折。儿言觳觫持赠谁,外家子云乃翁师。不著鼻绳袖两手,古犀牛儿好看取。

天上传新火,人间试袷衣。定巢新燕觅香泥。不为绣帘朱户、说相思。侧帽吹飞絮,凭栏送落晖。粉痕销淡锦书稀。怕见山南山北、子规啼。

旌阳昔屠蛟,勋塞天宇大。涵淹此遗种,千岁不悔过。良苗蔚怀新,倏作渺茫堕。懦夫愧鼻祖,无策祗愁卧。勇哉韩退之,切齿鳄为祸。雄词坐以逐,岂必劳{左占右刂}剁。有如卫承我,经物谁能涴。清泉复化土,鱼鳖枯到剉。从今仕执珪,先已最郡课。

津津河北流,嶭嶭两城峙。春秋诸侯会,澶渊乃其地。书留後世法,岂独讥当世。野老岂知此,为予谈近事。边关一失守,北望皆胡骑。黄屋亲乘城,穹庐矢如蝟。纷纭擅将相,谁为开长利,焦头收末功,尚足夸一是。欢盟从此数,日月行人至。驰迎传马单,走送牛车疲。征求事供给,厮养

陌上风光浓处。第一寒梅先吐。待得春来也,香消减,态凝伫。百花休漫妒。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于郑国,栋也。栋折榱崩,侨将

江南载酒平生事。游宦如萍寄。蓬山归路傍银台。还是扬州一梦、却惊回。年年后土春来早。不负金尊倒。明年珠履赏春时。应寄琼花一朵、慰相思。

空堂孤影起闻鸡,风起高楼鼓角悲。江海无情游子倦,岁年如梦美人迟。平生管鲍成何事,千古夷齐在一时。坐久日斜庭木落,浮云灭没漏朝曦。

篱菊滩芦被霜后。袅长风、万重高柳。天为谁、展尽湖光渺渺,应为我、扁舟入手。橘中曾醉洞庭酒。辗云涛、挂帆南斗。追旧游、不减商山杳杳,犹有人、能相记否。

钱塘直出过长洲,质直都无俗太浮。路入余杭昌化境,土风淳朴似闽瓯。

睢阳老人营丘徒,意匠妙绝绝代无。为留清气在天地,便就片纸开江湖。长松落叶风细细,幽构萦萝倚江住。壁虎书鱼荡水光,老屋疏茅通雨气。老人不归空北山,芳杜春风应厚颜。微官缚人万事拙,安得浮云相往还。宦海黄尘迷白发,云壑风泉清入骨。思家看画方兀然,叫落西窗子规月。

过此一酸辛,行人泪有痕。独残新碧树,犹拥旧朱门。歌歇云初散,檐空燕尚存。不知弹铗客,何处感新恩。

红尘飞不到阑干,十二朱帘卷暮寒。上苑莺啼花木暗,六桥人散水云宽。春风玉佩骖黄鹤,夜月琼箫驻紫鸾。檐外青青杨柳色,几回曾向画船看。

小别湖山劫外天,生还如证第三禅。台宗晤后无来去,人道苍茫十四年。

乘君素舸泛泾西,宛似云门对若溪。且从康乐寻山水,何必东游入会稽。

携手临池路,时逢卖酒垆。柳斜低系缆,草绿荐倾壶。波荡春心起,风吹酒力无。冠裳强包裹,半醉遣谁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