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周唐柳分惠宣梨二首

澹澹夕阳远,行秋塞雁高。
卷舒连夜烛,长短几檠膏。
贫岂嗟县磬,家犹及卖刀。
藜肠惯差涩,更觉近来饕。

作品评述

《谢周唐柳分惠宣梨二首》是宋代袁说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澹澹夕阳远,行秋塞雁高。
夕阳渐渐西落,秋天的雁儿飞翔得很高。
卷舒连夜烛,长短几檠膏。
书卷翻卷,照亮了夜晚的蜡烛,不知燃烧了多少蜡油。
贫岂嗟县磬,家犹及卖刀。
贫穷的人怎么能抱怨县里的财富,家里甚至要卖刀子来维持生活。
藜肠惯差涩,更觉近来饕。
过去生活艰辛,饥肠辘辘,如今感到更加饥饿。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贫穷人的困境和内心的苦闷。诗人以温婉的笔触,展示了夕阳西下、秋天的雁儿高飞的景象,表达了时光逝去的无奈和生活的辛酸。他抱怨自己贫穷的境遇,无法获得丰富的物质享受,甚至不得不卖掉家里的刀子来度日。诗人通过描述贫困的生活和内心的不满,传达了对现实境况的反思和对人生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贫穷的生活和内心的挣扎。诗人通过夕阳、秋雁等意象,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他用"卷舒连夜烛,长短几檠膏"一句巧妙地表达了贫困人家夜晚读书的情景,同时也透露出贫困家庭的节约与艰辛。诗中的"贫岂嗟县磬,家犹及卖刀"表达了诗人对贫困现状的无奈和对社会不公的怨愤。最后一句"藜肠惯差涩,更觉近来饕"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饥饿和对物质欲望的渴望。

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和含蓄的意象,展现了贫困人家的无奈和内心的矛盾。诗人通过揭示贫困生活的艰辛和无奈,呈现了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渴望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打动了读者的心灵,使人们对社会中的贫困和不公有所触动,引发思考。

作者介绍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爲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爲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陶令辞彭泽,梁鸿入会稽。我寻高士传,君与古人齐。云卧留丹壑,天书降紫泥。不知杨伯起,早晚向关西。

日暮空归里,时艰未到家。稼收迁野鼠,柿熟乱慈鸦。冬暖生芦笋,人閒对菊花。亡书何处补,无用自咨嗟。

云衣轻拂下层峦,松桧生风触袖寒。谁问亲游乳峰意,百千年后与谁看。

门外倚车辕,颓然就醉昏。栈余羊绝美,压近酒微浑。一洗穷边恨,重招去干魂。客中无晤语,灯烬为谁繁?

幽人新制葛衣成,二寸藤冠觉发轻。净扫中庭延月色,缓拖拄杖听蝉声。微凉便欲疏纨扇,小醉何妨倒玉罂。八尺风漪真美睡,故应高枕到窗明。

西极层云最上层,碧云峰著白云楞。六龙顶佩斜阳下,恰似青纱一点灯。

海内标元礼,毫端跨子长。学如开武库,材何壮明堂。忧患双蓬鬓,功名一郡章。汗青须好传,公死未应亡。

前尹赫赫,具瞻允若。后尹熙熙,具瞻允斯。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一篇破体写哀呻,泪墨模糊两不分。空识归来陶令句,莫知存殁李华文。茫茫入梦应迷向,恻恻吞声竟断闻。四万义军同日尽,世间儿子漫纷纷。

得道云林久,年深暂一归。出山逢世乱,乞食觉人稀。半偈初传法,中峰又掩扉。爱憎应不染,尘俗自依依。

翰林院北厅花下作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新昌窦给事宅南亭花下作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回岩客子卖墨人,诸孙卖笔笔有神。墨翁已入蓬莱殿,笔孙有愧中书君。迩来小孙兼好画,两幅溪藤七匹马。虎狼避路狐免藏,逆风吹沙霜满野。邛崃关头大渡河,使君五马千丈坡。猎将一围看蛮走,醉敲铜鼓蛮踏歌。急收此画人莫识。矍铄之翁夸笔墨。不知再泛洞庭船,袖中一剑随飞仙。

临发汉中时,精诚见表辞。此心谁尽了,死后有天知。

诗家偏为此伤情,品韵由来莫与争。解笑亦应兼解语,只应慵语倩莺声。

绿珠楼下堪惆怅,宋玉墙头又别离。

生身有五乐,居洛有五喜。人多轻习常,殊不以为事。吾才无所长,吾识无所纪。其心之泰然,奈何人了此。

凛如秋月照虚空,遇水留形处处同。一瞬自成千亿月,精神依旧满胸中。〈俗言:“以镜予人,损己精神。”故解之云。〉

道人北山来,问松我东冈。举手指屋脊,云今如此长。开田故岁收,种果今年尝。告叟去复来,耘锄尚康强。死狐正首丘,游子思故乡。嗟我行老矣,坟墓安可忘。

谷熟豆熟,粥足饭足。仰面看天,两手扪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