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朱元晦九曲櫂歌

日日金鸡啁哳鸣,仙机岩前冬复春。
系舟四曲看题石,诗与人存今几人。

作品评述

《和朱元晦九曲櫂歌》是宋代欧阳光祖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日日金鸡啁哳鸣,
仙机岩前冬复春。
系舟四曲看题石,
诗与人存今几人。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景色宜人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和诗歌艺术的赞美。诗中以金鸡啼鸣作为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早晨的景象,金鸡的啼鸣象征着太阳的升起,意味着新的一天开始了。接着,诗人提到了仙机岩,这是一座山岩,诗人将冬天复苏为春天,暗示着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变化无穷。最后,诗人以题石为引子,表达了他对于诗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思考,诗歌作为一种文学艺术,能够流传至今,但能真正理解和欣赏诗歌之美的人又有多少呢?这时代的人们能否真正领悟到诗的深刻意义,也是诗人思考的问题。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象和人文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诗歌的热爱。诗中运用了金鸡啼鸣、仙机岩等意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以及时间的流转和变化。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引发了对于诗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关注和对人文精神的思考。整首诗词意境优美,意味深长,通过简短的文字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既有意境的美感,又有对人生和诗歌的思考,使人产生共鸣。

这首诗词在宋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地位,欧阳光祖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和诗歌的热爱,并通过对诗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展现了对于人文精神的关注。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于诗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欧阳光祖,字庆嗣,建宁府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清康熙《建宁府志》卷二四)。尝从刘子翚、朱熹学。熹亦曾遣三子师事之。赵汝愚、张栻荐于朝。官止江南西路转运判官。清康熙《建宁府志》卷三三有传。今录诗十一首。

诗词推荐

杨柳风前白板扉。荷花雨里绿蓑衣。红稻美,锦鳞肥。渔笛闲拈月下

古寺萧萧愁思浓,槛荷高下望秋风。一尘不到真幽处,万象都含清景中。但见溪光来远近,略无云气碍虚空。谁知刺史标名意,一片灵台事事通。

长光居尊,盛容有灯。文王事亲,万国归美。朝会之则,邦家之纪。受福于天,克昭隆礼。

老病不眠知夜寒,晨兴薄冰满庭前。枯榆老柳变精妍,细稍如苗粗如椽。风敲碎玉落纷然,冰裹槲叶谁雕镌。邻家父老呼东垣,欲沽官酒囊无钱。我亦强起试一观,树稼不见今十年。

耆旧襄阳传,风流月旦评。此翁尤间出,当代总销声。遇事皆迎刃,游谈可伐兵。孰知死诸葛,英气凛如生。

拄杖当年盛得名,一枝尚觉百金轻。老人不复须春草,只要携渠处处行。

当时命友。曾借邻家酒。旧曲不知何处奏。梦断空思纤手。却应去路非遥。今朝还有明朝。谩道人能化石,须知石被人消。

世臣本非乔木,故笏真是甘棠。奕叶钧枢翰墨,宝章何愧诸王。

昔君乐游园,怅望天欲曛。今我大江上,快意波翻云。秋空压澶漫,澒洞无垢氛。四顾皆豁达,我眉今日伸。长安隘朝市,百道走埃尘。轩车随对列,骨肉非本亲。夸游丞相第,偷入常侍门。爱君直如发,勿念江湖人。

步屧春风白马桥,车沟泥滑路迢遥。眼前未识千红紫,但见新黄上柳条。

懒驱羸马傍朱门,来对只园寂寞春。撩乱绕楼唯有燕,萧条垂箔更无人。未回山简池头马,空愧陶公顶上巾。留得清风满衣袖,为君吹尽鬓边尘。

寂寂经旬病卧家,起来都不记年华。一声檐上惊秋晚,墙外初联卖菊花。

不将行李试间关,谁信江湖道路难。肠断秦淮三百曲,船头终日见方山。

都门箫鼓动哀音,丹旐西归诏祖临。故府簪裾空堕泪,高原松槚已成阴。藩朝宣力由忠荩,彝鼎书功映古今。他日甘棠知不剪,五州遗德在人深。

泊船香炉峰,始与子相识。寄书邗江上,诒我峰下石。缘以湘水竹,携持与南北。永怀故人欢,不愿百金易。竹枯归樵苏,石烂弃沙砾。夷门得邂逅,绿发皆半白。追思少时事,俛仰如一夕。老矣无所为,空知念畴昔。常思一杯酒,要子相解释。出门事纷纷,归卧意还讥。闻当上湓水,持诏

短流色白灿瑶光,穿破山腰一株苍。多少游人来又去,从教袖里有鞭长。

不肯春风时世妆,岁寒崖谷倚冰霜。人间亦有知香者,盍遣一枝横出墙。

老彭临安来,惠我以寒山。尽是化导意,更无一句閒。顿驱迷悮心,尽置针石间。久久得受用,谁畏凋朱颜。

一江风雨送春归,漠漠汀洲白路飞。舟子相呼更添缆,水来新没钓船矶。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嗣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