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寺

初日上苍凉,峰峦接大荒。
懒云依鸟径,驯虎卧僧廊。
水碧聪明井,灯青慧远堂。
禅心秋共寂,徙倚近香床。

作品评述

《东林寺》

初日上苍凉,
峰峦接大荒。
懒云依鸟径,
驯虎卧僧廊。

水碧聪明井,
灯青慧远堂。
禅心秋共寂,
徙倚近香床。

译文:
初日升起时,天空清凉,
群山连绵,延绵至辽阔的荒野。
懒散的云朵依附在小径旁的树上,
温顺的虎躺卧在僧侣的走廊。

碧绿的水井明亮而清澈,
青色的灯火照亮着远方的堂宇。
禅心在秋天共同宁静,
移步倚靠近香床。

诗意和赏析:
《东林寺》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幽雅的寺庙景象。作者通过描写初日的苍凉感和峰峦绵延的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荒凉之美。懒散的云朵和温顺的虎则象征着寺庙中的宁静与和谐。

诗中提及的水井和灯火,表达了寺庙中的清净和智慧。水井碧绿聪明,象征着清澈明晰的心灵;青色的灯火则代表着智慧的光芒照亮远方的堂宇,这暗示了修行者在寺庙中追求智慧和启迪的过程。

最后两句描述了禅修者在秋天共同感受到的宁静与寂静,他们移步倚靠近香床,进入内心的宁静状态。整首诗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宁静心境,传达了作者对禅修境界的追求和赞美。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寺庙环境的描写,表达了禅修者追求宁静、智慧和内心平静的精神境界。同时,通过自然景物与修行场景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禅修者的修行境界和内心的宁静。

诗词推荐

出自东郊门,萝径转幽邃。刹影入层云,鸡声落空翠。钟响答松涛,垆烟和花气。斜日下遥岑,残僧独归寺。

日觉双眸暗,年惊两鬓苍。病应无处避,老更不宜忙。徇俗心情少,休官道理长。今秋归去定,何必重思量。

芳草萋迷征骑归,且依张负入书帷。家园懒记间花草,蔬豆重甘旧藿葵。崔颢能吟有陈迹,祢衡作赋想当时。才能往往为身累,好读渊明饮酒诗。

淮南鱼米年年贱,直便归休无俸钱。锦背图书何益事,尘生弦筦正参禅。逢人未废一樽酒,送客长随百里船。世上得如君自在,不须开府事开边。〈几先去年送家兄子瞻至高邮,今年复留此相别。〉

客眠梦梦永,花气著衣深。枕借溪中石,云开体上衾。醒来揩乱眼,风雨涤烦襟。得句无人解,惟予识子心。

豳龠迎寒至,商飚应节流。戎容修大狝,杀气顺行秋。多稼登方茂,三农隙始休。饮归军实献,誓众黻为裘。索享仪非蜡,围田礼异搜。国威思远播,神武畅皇猷。

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非乡况复惊残岁,慰客偏宜把酒杯。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

俗尘易污人,胸次须自洁。君看四明老,冰壶浸秋月。

楚甸尝闻旱魃侵,从龙应合解为霖。荒淫却入阳台梦,惑乱怀襄父子心。

勤能将拙补,命辄与仇谋。尚有江湖债,终无世俗愁。已衰犹未死,欲去又还留。万事鹅儿酒,诸公燕子楼。

秋扇交情薄,儒衣行路难。纵怀千里志,也要一枝安。梦绕梅花帐,愁生苜蓿盘。从来食肉相,千万强加餐。

车马声都绝,比邻迹亦疏。浅倾家酿酒,细读手钞书。薄饭惟羹芋,闲游不借驴。有时还自笑,省事更谁如?

一钱不直管城子,万事称好孔方兄。山房自做松风梦,星斗阑干霜月明。

天意然乎否。待相携、风烟五亩,招邀迂叟。屋上青山花木野,尽可两朋三友。笑老子、只堪棋酒。似恁疏顽何为者,向人前、不解高叉手。宁学圃,种菘韭。春猿秋鹤皆依旧。怪吾今,鬓已成丝,胆还如斗。谁与庐山麾之去,尔辈何留之有。黯离绪、暮江搔首。非我督邮犹束带,这一归、

东城焉所适,有此松下风。更有竹万计,连山翠如葱。长廊无人白日静,古坛高殿秋阴中。云房锁扃帘幔卷,久乃忽遇星冠翁。一笑呼茗茗立具,坐对井边骧首龙。五十余年阅此画,偶许后死频过从。畴昔共饮徒,十不见八九。升天岂其然,冢骨今定朽。老夫起立意欲去,尊师顾谓已温酒。

绿杨庭院雨如丝,已是梅林欲熟时。惭愧春工起归兴,向来节物彼何知。

避地托山翁,归心亦欲东。西村明骑火,北渡撼兵风。抖擞尘衣黑,摩挲泪眼红。何如且深隐,苟活老光鸿。

一室函沧海,群公半列侯。放怀追许谢,洗耳笑巢由。花暖蜂相趁,泥香燕自求。杖藜穷胜境,染笔记春游。

希武何意出山中,心事当年汉卧龙。行止但凭天作主,别离初不泪沾胸。定知晚菊能存节,未必寒松肯受封。大义昭明千载事,前程尽更好从容。

欢乐欲与少年期,人生百年常苦迟。白头富贵何所用,气力但为忧勤衰。愿为五陵轻薄儿,生在贞观开元时。斗鸡走犬过一生,天地安危两不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