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云寺

出自东郊门,萝径转幽邃。
刹影入层云,鸡声落空翠。
钟响答松涛,垆烟和花气。
斜日下遥岑,残僧独归寺。

作品评述

《栖云寺》是明代徐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出自东郊门,萝径转幽邃。
刹影入层云,鸡声落空翠。
钟响答松涛,垆烟和花气。
斜日下遥岑,残僧独归寺。

诗意:
《栖云寺》描绘了一个位于东郊的寺庙景象。整首诗以寺庙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寺庙内外的声音,表达了宁静、幽深的意境。诗人以自然景物和声音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境界,感受到寺庙的宁静与和谐。

赏析:
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声音的对比,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寺庙景象。诗人首先描述了东郊门外的萝径,蜿蜒曲折,显得幽深神秘。接着,寺庙的影子进入云层之中,使得整个景象更加神秘而梦幻。鸡鸣声从高处传来,似乎是在空中回荡,给人以深深的宁静感。接下来,诗人描述了钟声和松涛的答应,寺庙的钟声与松树的涛声相互呼应,产生一种和谐的氛围。同时,垆烟和花气弥漫在空气中,给人以清新的感觉。最后,夕阳斜照,照亮了遥远的山岑,只有一位残留的僧人独自回归寺庙。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声音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展现了寺庙的宁静和僧人的孤寂。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寺庙的宁静和大自然的美丽,同时也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产生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宁静的笔触刻画了一个寺庙的景象,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声音的变化,展示了诗人对寺庙和自然的独特感悟,给人以心灵的宁静和思考的空间。

诗词推荐

万红千紫已摧残,留得荼醾一架看。燕子不知人意懒,飞来帘里诉春寒。

原同籍堤辈,终老韩公门。

孔圣家邹鲁,儒风蔼典坟。龙骖回旧宅,凤德咏馀芬。入室神如在,升堂乐似闻。悬知一王法,今日待明君。

仲尼始可言无意,孟子方能不动心。莫向山中寻白玉,但於身上覔黄金。山中白玉有时得,身上黄金无处寻。我辈何人敢称会,安知世上无知音。

清远山前烟雨蒙,黄巢矶畔水连空。旋芟芦荻炊朝饭,更斫芭蕉补漏蓬。

雨霁风自好,秋深天未寒。移床就堦下,看月出林端。有酒欲共饮,无宾可同欢。他时遇良友,此景复求难。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肉食贪谋己,几成国兴人。珠旒轻遗贼,玉册忍称臣。四海皆流涕,三军盍奋身。不堪宗社辱,一战靖边尘。

衲被蒙头万事休,九年面壁为迷流。神光断擘何希有,萨埵投崖饲虎求。

衮衮波涛漠漠天,曲阑高栋此山颠。置身直在浮云上,纵目长过去鸟前。数杵秋声荒苑树,一帆暝色太湖船。老僧不识兴亡恨,只向游人说往年。

稚时蔚苇老槮槮,羞与其他木作林。独以高风资众望,终为明德累初心。不容节抗皇天峻,犹幸根盘后土深。自有茯苓堪自寿,愿言黄帝勿幽寻。

径小新经雨,庭幽遍有苔。风前闲意思,阶下静徘徊。不分筋骸老,难甘岁月催。时时藉芳草,赖有酒同杯。

落笔胜缩地,展图当晏宁。中华属贵分,远裔占何星。分寸辨诸岳,斗升观四溟。长疑未到处,一一似曾经。

此生今日似前生,重著麻衣特地行。经乱后囊新卷轴,出山来见旧公卿。雨笼蛩壁吟灯影,风触蝉枝噪浪声。闻道中兴重人物,不妨西去马蹄轻。

茅舍生苔费梦思,竹炉烹雪复何时。北山怕有移文在,谨勿便令猿鹤知。

阳坡风暖雪初融,度谷遥看积翠重。磊砢拂天吾所爱,他生来此听楼钟。

舒卷高低晴复阴,澹然无滓亦无心。不知底处相齐得,且倚危栏一散襟。

一番骤雨洗骄阳,秋色先贻枕簟凉。正作故山归梦好,觉来幽恨独何长。

奥义通玄化,精微妙入神,功程随志愿,贬降背于真。静默堪为法,无言事可亲。

鄂渚云归后,巴山雨过时。鹃啼湘女庙,花落楚王祠。家远身如梦,愁多鬓易丝。聊将身暂泊,沙嘴看鸬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