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杂咏 涵空阁(在灵岩寺)

衮衮波涛漠漠天,曲阑高栋此山颠。
置身直在浮云上,纵目长过去鸟前。
数杵秋声荒苑树,一帆暝色太湖船。
老僧不识兴亡恨,只向游人说往年。

作品评述

《姑苏杂咏 涵空阁(在灵岩寺)》是明代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波涛汹涌,天空辽阔,曲阑高栋,山峰耸立。我置身其中,仿佛漂浮在云端之上,眼前的景色似乎比飞鸟还要远。秋天的声音在荒凉的园林中回荡,太湖上的一艘船在暮色中驶过。老僧不知道兴亡的悲哀,只向游人述说过去的岁月。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灵岩寺的景色和氛围。作者通过描绘波涛汹涌的景象、高耸的山峰和漂浮在云端的感觉,表达了自己在灵岩寺的宏伟和壮丽之感。他感叹自然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之情。诗中的老僧则象征着超脱尘世的智者,他不为兴亡所困扰,只向游人述说过去的岁月,传递着一种超越时空的智慧和安宁。

赏析:
这首诗词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灵岩寺的壮丽景色,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而富有想象力,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山水的壮丽和宁静。同时,诗中的老僧形象也给人以启示,他超脱了尘世的纷扰,对兴亡不动心,传递着一种超越时空的智慧和平静。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观和智者的形象为主线,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诗词推荐

路傍草,路傍草,古路迢迢生不了。百年金谷夕阳天,万里沙场霜月晓。古路今路一样平,踏来踏去重青青。吾知此草踏又生,莫教古路无人行。

殿上俄流血,沙中竟脱身。乃知燕刺客,有愧汉谋臣。

今年寒较早,十月雪霏霏。冰渚鱼深逝,风林鸟倦飞。家人催买炭,客子虑无衣。便好骑驴过,羊羔酒正肥。

农为政本,食乃民天。神逐氏作,民始力田。先樯之配,礼报则然。有币将之,维以告虔。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今代陈仲弓,人门两鸡及。长离五色羽,览辉早翔集。功名虽鼎来,未肯心汲汲。自请牧一州,小民要安辑。维时春将半,桃李露华湿。慈颜御轻轩,采服随坐立。行行即下车,啸诺解苛急。凝香宴宾从,仁气散皋隰。政恐席未暖,追锋已催入。涂辙可通行,青云如陟级。

苦雨晴何喜,喜于未雨时。气收云物变,声乐鸟乌知。 ——白居易蕙泛光风圃,兰开皎月池。千峰分远近,九陌好追随。 ——王起白日开天路,玄阴卷地维。馀清在林薄,新照入涟漪。 ——刘禹锡碧树凉先落,青芜湿更滋。晒毛经浴鹤,曳尾出泥龟。 ——白居易舞去商羊速,飞来野马迟

乞我百万金,封我异姓王。不如独悟时,大笑放清狂。

奉灵桃李已堪攀,只有春风作往还。园吏不须防客到,长安从古少人闲。

剃得头光快活生,万松影里唱歌行。脚头脚底通霄路,平处孤危险处平。

疏雨斑斑洒叶舟,前山唤客作清游。芳华消歇春归后,野草荒田一片愁。

晚赐延和对,言公去国深。遂良垂白发,臣甫抱丹心。驰驿无银信,移麾有玉音。遥知遗奏上,未免动宸襟。

南方旧说无燕雁,岁序严凝亦暂来。天外每随寒雨过,春前先逐暖风回。人稀弋射矰休避,俗厌鱼餐纲莫猜。况是弟兄封境接,登临因此几徘徊。

欲随年少强游春,自觉风光不属身。歌舞屏风花障上,几时曾画白头人。

问东君、既解遣花开,不合放花飞。念春风枝上,一分花减,一半春归。忍见千红万翠,容易涨桃溪。花自随流水,无计追随。不忍凭高南望,记旧时行处,芳意菲菲。叹年来春减,花与故人非。总使、梁园赋在,奈长卿、老去亦何为。空搔首,乱云堆里,立尽斜晖。

日暮马嘶人去。船逐清波东注。后夜最高楼,还有思量人否。无绪。无绪。生怕黄昏疏雨。

如今田野谩抛春。红雨掩衡门。懒读诗书,欠伸扶杖,几案任生尘。从教便向东山老,谁知是个中人。莫怪年来,倦寻城市,嫌我性情真。

莫见凌风飘粉箨,须知碍石作盘根。细看枝上蝉吟处,犹是笋时虫蚀痕。月送绿阴斜上砌,露凝寒色湿遮门。列仙终日逍遥地,鸟雀潜来不敢喧。

五夜开阊阖,千官引佩珂。御烟浮宝篆,华月送清歌。岁久君恩重,时平乐事多。金吾知不禁,试问夜如何。

庐山之高谁不识,欲识其真了难得。往来山中最亲切,岭为横看峰是侧。曾从彭蠡望山外,识得山南昧山北。山体如如本不动,人苦求之愈多惑。君今一堂据湓城,香炉五老皆嘉宾。莫问后前与向背,面目还君多识真。君今与山如故人,慎毋忽作白头新。堂中燕坐静且寿,君其於此知吾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