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午门赐观灯(二首)

五夜开阊阖,千官引佩珂。
御烟浮宝篆,华月送清歌。
岁久君恩重,时平乐事多。
金吾知不禁,试问夜如何。
¤

作品评述

《元夕午门赐观灯(二首)》是明代金幼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五夜开阊阖,
千官引佩珂。
御烟浮宝篆,
华月送清歌。
岁久君恩重,
时平乐事多。
金吾知不禁,
试问夜如何。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在元宵佳节的午门上,举行盛大的灯会场景。五天连续开启午门,千官们佩戴着珍宝闪烁的佩珂,御烟弥漫,宛如宝篆漂浮其中,华丽的明月伴随着悠扬的歌声。岁月的积淀使君主的恩宠更加沉重,时世平安,欢乐的事情很多。金吾卫士知道无法禁止这样的盛况,作者故作疑问,试问这样的夜晚又会如何。

赏析:
这首诗词以华丽的辞藻和绚丽的场景描绘,表现了明代都城的繁华和喜庆的元宵节氛围。午门是明代皇城的重要门户,五天连续开启午门,象征着皇帝对于元宵节的重视和庆祝活动的盛大规模。千官佩戴佩珂,闪耀着光彩,显示了皇家的威严和富贵。御烟和宝篆的描绘,营造了神秘而庄严的氛围。明月和清歌则给人以宁静和欢愉的感觉,体现了节日的喜庆和人们的欢乐心情。

诗词的后半部分,通过描述岁久君恩的沉重和时世平安的欢乐事情,展示了明代社会的安定和繁荣。金吾知道无法禁止这样的盛况,作者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于这样的夜晚的好奇和期待。

整首诗词以华丽而瑰丽的描写,展现了明代宫廷的盛况和元宵节的喜庆氛围,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时代繁荣和欢乐的渴望,给人以美好的想象空间。

诗词推荐

急雪穿帘绕蜡灯,梅花微笑古铜瓶。朔风恶剧惊人杀,吹倒琉璃六曲屏。

杨公白首困青騧,坐对流阴颇自嗟。半夜星文穷斗次,平明春色遍人家。漫将愁思惊天运,好看新诗待物华。何日一樽相就醉,为君先探此园花。

美人信有错刀投,不负张衡咏四愁。k罢心香屡回顾,古时明月照杭州。

大山千丈青岧峣,长江万古铺琼瑶。银河倒影落天堑,海门日日来春潮。伟哉孙刘辈,壮志摩云霄。只今英雄遗草木,秋霜肃杀寒不凋。朱阑仄上横斗杓,烟峦直下明金焦。黄鹤山空杜鹃老,鸳鸯渚冷芙蓉娇。人间笑傲输渔樵,犹将举废论前朝。万岁岭,千秋桥,月明尚有人吹箫,月明尚有

上交执正道,下交守奇节。当为兰死香,勿作竹枯裂。试看温玉坚,何似春冰折。贵贱事乃见,古今情不别。平生相与亲,晏岁谁可决。君能持此意,足以表风烈。

市声俱不闻,野色良可喜。听公北宅住,还我东皋子。

村舍少闻事,日高犹闭关。起来花满地,戴胜鸣桑间。居安即永业,何者为故山。朱门与蓬户,六十头尽斑。

巩树翻红秋日斜,水分伊洛照馀霞。弓开后骑低初月,鹗驻前旌拂暮鸦。闺信坐迟青玉案,弄儿闲望白羊车。今来忆事凉风晚,烟浦空悲黄菊花。

晓来潮信暂相留,满耳惊涛愁复愁。月殿不知何处在,锦帆摇曳到扬州。

陆孟丘杨久作尘,同时存者更谁人。金丹别后知传得,乞取刀圭救病身。

啼鸟匆匆变物华,雨池科蚪渐成蛙。青鞋谩踏闲边草,白发羞簪醉里花。此日骅骝思苜蓿,当时鹦鹉唤琵琶。遥怜箫鼓追游地,荠麦青青已没鸦。

院静日长花气暖。一簇娇红,得见春深浅。风送生香来近远。笑声只在秋千畔。目力未穷肠已断。一寸芳心,更逐游丝乱。朱户对开帘卷半。日斜江上春风晚。

虾蟆新食月,金饼曲如钩。天道终还旧,书生自隐忧。星辰秋后烂,河汉夜深流。我欲骑鹏背,乘风阅九州。

朱凤日威垂,罗浮展衰步。北风吹蒹葭,送此齿发暮。

老松寒不死,密壤聚流脂。小斸凌苍翠。深藏发怪奇。应怜霜鬓客,为寄玉婴儿。屑饵消残疢,同寻汗漫期。

雪后潮痕上钓矶,江南天水一丝微。萋萋芳草迷禾黍,何事王孙尚不归。

翠幄迎霜半染红,高林风过杂笙钟。澄光万顷天无滓,留与义和驾六龙。

阁建五季时,丹碧晃层累。吾行半区中,钜丽莫与比。想方营综时,霸心极雄侈。但思穷耳目,宁论韵膏髓。一朝陵谷变,飞电扫僭垒。湘波日夜流,不洗争篡耻。惟存浮屠居,愿力久未毁。夕阳吊陈迹,危槛聊徒倚。遥怜下界热,高处凉如水。若非逼严钥,坐待钟声起。

道合何妨过虎溪,高山流水是相知。与君一别无多日,梦到琅然夜榻时。

四时美景,正年少赏心,频启东阁。芳酒载盈车,喜朋侣簪合。杯觞交飞劝酬献,正酣饮、醉主公陈榻。坐来争奈,玉山未颓,兴寻巫峡。歌阑旋烧绛蜡。况漏转铜壶,烟断香鸭。犹整醉中花,借纤手重插。相将扶上、金鞍騕褭,碾春焙、愿少延欢洽。未须归去,重寻艳歌,更留时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