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法华寺西亭

窜身楚南极,山水穷险艰。
步登最高寺,萧散任疏顽。
西垂下斗绝,欲似窥人寰。
反如在幽谷,榛翳不可攀。
命童恣披翦,葺宇横断山。
割如判清浊,飘若升云间。
远岫攒众顶,澄江抱清湾。
夕照临轩堕,栖鸟当我还。
菡萏溢嘉色,筼筜遗清斑。
神舒屏羁锁,志适忘幽潺。
弃逐久枯槁,迨今始开颜。
赏心难久留,离念来相关。
北望间亲爱,南瞻杂夷蛮。
置之勿复道,且寄须臾闲。

作品评述

构法华寺西亭翻译及注释

翻译
如同逃窜一样,我被放逐到楚国的最南端,永州的环境极其险恶艰难。
一步步登上最高的法华寺,闲散时,我又率性疏放顽劣一番。
寺庙的西边下面是陡峭的山崖,高得好似从天上俯窥人寰。
反过来,如果处于幽谷之中,榛莽繁茂遮蔽,谁也不能攀缘。
我吩咐童仆尽力地砍开杂木野草,横对着断崖把一座小亭修建。
山上山下,隔开来有如天壤之别,登上山顶,如飘飘然升上了云间。
远方的山头朝着这里靠拢,澄清的潇水抱着东山绕弯。
夕阳临照着轩窗,渐渐地沉落,归鸟直朝着我们陆续地飞还。
池塘里的荷花散射出一片鲜艳的色彩,山林间的竹枝留下了湘妃清清的泪斑。
精神舒畅,如同除掉了缰绳枷锁,心情安适,因而忘记了愁苦辛酸。
遭到遗弃和放逐,身心早已憔悴,到今天才开始有些愉悦开颜。
可惜赏心的时光难以久留,离乡的愁绪总是如藉丝一般连而难断。
举头北望,亲人们相隔千里,回视南方,我却杂居在夷蛮。
还是放下这些事,不要再提,借着这须臾的悠闲,忘掉忧烦。

注释
[1]构:建造。
[2]窜:逃匿。这里形容被放逐的狼狈。极:终极,尽头。
[3]山水:指环境。穷:极其。
[4]萧散:闲逸。任:任意,率性。疏:疏放,放诞。顽:顽劣,顽皮不顺从。
[5]垂:通“陲”,边。斗:通“陡”。
[6]欲似:好像。欲,似。
[7]反:相反,指与从山上俯视相反,从山下往上看。
[8]榛翳(yì):丛生的草木浓密覆掩。
[9)童:仆。恣:任意,尽力的。披翦(jiǎn):砍削。披,砍伐。翦,同“剪”,削。
[10]葺(qì):盖房。宇:屋檐,指亭阁。横:横对着。
[11]割:切开,划开。判:分开,差别。清浊:天地。古代认为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
[12]岫(xiù):峰峦。攒(cuán):聚集,凑拢。顶:峰顶,山头。
[13]抱:环绕。
[14]临:对着。轩:窗。
[15]当:对着。
[16]菡萏(hàn dàn):荷花。溢:流出。嘉:美好。
[17]筼筜(yún dāng):一种竹子,茎粗而节长,这儿泛指竹子。遗清斑:留下了清晰的斑痕。指湘妃在竹枝上洒下血泪,化为竹上的斑痕。
[18]屏:除去。
[19]志适:心情安适。志,心理活动或思想。适,安宁,舒适。幽潺:忧愁。潺,愁苦,烦恼。
[20]枯槁:憔悴。
[21]迨(dài):到。始:才。
[22]间:隔离。
[23]夷蛮:古代称少数民族,东方为夷,南方为蛮。这儿泛指南方各种少数民族。
[24]置:放下。
[25]寄:托,靠,凭借。须臾:片刻。

构法华寺西亭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夏。柳宗元《法华寺西亭夜饮赋诗序》:“余既谪永州,以法华寺浮图之西临陂池丘陵,大江连山,其高可以上,其远可以望,遂伐木为亭,以临风雨,观物初,而游乎颢气之始。间岁,而元克己由柱下吏谪焉而来。无几何,以文从余者多萃焉。”可知法华寺西亭建于元克己谪永前二年。而元克己至永州不迟于公元808年(元和三年),推之,法华寺西亭建于公元806年。因为此诗中提及“菡萏溢嘉色”,故知作诗之时为夏天。

构法华寺西亭赏析

  理解这首诗并不难。首四句,写遭贬后出游而自嘲自慰。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心情苦闷忧愤,感到环境十分艰险。于是常出游以求排遣,要趁着萧散闲逸之时,更加放纵自己的疏顽之性。其实,柳宗元不是真的萧散,而是被剥夺了参与政事的权利。柳宗元也不是真的疏顽,而是保守派打击迫害他的借口托辞。柳宗元强压满腔怒火,故作轻松调侃,自嘲自慰,表明了毫不屈服的内心思想。接着六句,写东山的高峻和构建西亭。柳宗元《永州法华寺新作西亭记》曾提及构建西亭的事:“法华寺居永州,地最高……庑之外有大竹数万,又其外山形下绝。然而薪蒸蓧簜,蒙杂拥蔽,吾意伐而除之,必将有见焉。……余时谪为州司马,官外乎常员,而心得无事。乃取官之禄秩,以为其亭,其高且广,盖方丈者二焉。”可知柳宗元构建西亭,是因为东山高峻,砍伐榛莽杂草之后,可以饱览风物,赏心悦目。一来算是萧散无事时做了一件自己乐意做而且能够做的事,二来证明自己确实生性疏顽,不思改过,反而变本加厉,孤傲山林,乐山乐水,表现出不屈抗争的勇气和愤激的心情。接下来十二句,写建亭后所见美景和心情的愉悦。写景从高而下,从远而近。在高峻的东山顶上仰天俯地,有上凌云霄,遗世独立之感。远山凑拢,澄江怀抱,胸襟不由开阔博大。夕照临轩,栖鸟飞还,菡萏艳色,斑竹清痕,清丽宁静的自然美景,令他陶醉。这样,由于贬谪而枯槁的精神,到此时方才开颜。当然,这只是暂时的、精神上的屏除和遗忘,所以描写赏心悦目的美景总偏重于幽深寂静的特征,蕴含着诗人心中深藏的挥之不去的忧怨。最后六句,写乡愁别情袭来,强自宽慰。赏心乐事最忌孤寂,何况柳宗元又身处贬谪的现实之中,所以山水之乐只能暂忘心中郁垒,时间稍长,不由得又勾起了深切的乡愁离恨。这种悲哀是由贬谪而来,与忧愤同根而互生,想要回归故里,现实中同样不可能,诗人只得强自宽慰,“置之勿复道”,在须臾的闲适欢乐中,忘得一时算一时。结尾哀婉低沉,怨愤之情长绕不去。

  总之,遭贬而心情压抑——出游以求解脱——陶醉美景而暂悦——勾起乡愁——强自宽解而其实未能,是柳宗元山水诗最常见的结构方式和表达手法,而孤愤沉郁是贯穿全诗的感情基调和独特风格。

作者介绍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调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里行。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擢尚书礼部员外郎。会叔文败,贬永州司马。宗元少精警绝伦,为文章雄深雅健,踔厉风发,为当时流辈所推仰。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居闲益自刻苦。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读者为之悲恻。元和十年,移柳州刺史。江岭间为进士者,走数千里,从宗元游。经指授者,为文辞皆有法,世号柳柳州。元和十四年卒,年四十七。集四十五卷,内诗二卷,今编为四卷。

诗词推荐

五载琴堂奏未央,乌纱紫绶鬓苍苍。三鳣已集弘农兆,五柳仍分彭泽芳。廉石一车归吏部,清风两袖付中郎。山间甲子君知否,好向关西卧夕阳。

愁苦

瞿唐石城干云霄,城中飞书频见招。主公贤似晋重耳,兼如郇瑕地沃饶。此行华堂伴清燕,退食从容日相见。篇章卷舒文锦绣,光彩照映军组练。子宁为官滞一州,不须仰天歌四愁。主公早晚登凤阁,子亦牵联立螭头。

愁苦

奕枰著著穷机变,庖刃恢恢中会通。世俗吏能那并比,汗颜血指竟何功。

愁苦

曩昔行藏已熟筹,最为一策是无求。看人面孔有何好,如此头颅只麽休。草草园庐山北住,匆匆岁月水东流。莫因一片梧桐叶,瘦损能诗沈隐侯。

愁苦

泡纪吾身元是妄,丹青汝影岂为真。吾身汝影俱无实,相伴茆堂作两人。

愁苦

圆间有物物间空,岂有圆空入井中。不信天形真个样,故应眼力自先穷。连环已解如神手,万窍犹号未济风稽首问公公大笑,本来谁碍更求通。

愁苦

厌见山居要出来,出来厌了却思回。人生毕竟如何是,且看桃花晚{上艹下含}开。

愁苦

见诵甘泉赋,心期折桂归。凤雏皆五色,鸿渐又双飞。别思看衰柳,秋风动客衣。明朝问礼处,暂觉雁行稀。

愁苦

我有嘉宾宴乍欢,画帘纹细凤双盘。影笼沼沚修篁密,声透笙歌羯鼓干。散后便依书箧寐,渴来潜想玉壶寒。樱桃零落红桃媚,更俟旬馀共醉看。

愁苦

一派吴兴水,西来此驿分。路遥经几日,身去是孤云。雨气朝忙蚁,雷声夜聚蚊。何堪秋草色,到处重离群。

愁苦

女丑忌明镜,不知自羞人。士丑忌公言,不知自修身。羞人不出前,丑声日可湮。修身无不至,令问日益振。镜与言何尤,见忌不见亲。

愁苦

夭桃与芳草,艳色明朝阳。思君念华旦,贱妾惜容光。

愁苦

风净云和雨意新,残红点点委芳尘。眼穿此日凭栏客,肠断当年劝酒人。纸上只能添丽句,枝头无计驻残春。落英狼籍那堪触,密掣金铃鸟莫嗔。

愁苦

元是户山莫逆交,宫亭西畔着衡茅。盟鸥似怯经新浪,怨鹤还知宿故巢。一沼种莲衣可制,万竿脱箨杖轻敲。不须海若逌然笑,乞与杯堂乐芥坳。

愁苦

忆共朱夫子,登临冰雪中。剧谈无俗调,得句有新功。别去雁横浦,重来月满空。遥怜今夕意,清梦傥相同。

愁苦

随处自丘园,无心计子孙。江清平见寺,山小远连村。野况家常饭,真情故旧尊。兴来唯嗜酒,意到已忘言。

愁苦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黎碎地声。

愁苦

北窗看镜意凄然,梦断梁州已七年。猎猎彩旗春日晚,不堪花外见秋千。

愁苦

郑南峰下寺前轩,反景分明见渭川。为报十年容易别,於今愁悴不如先。

愁苦

碧溪流水泛桃花,树绕天台迥不赊。洞里无尘通客境,人间有路入仙家。鸡鸣犬吠三山近,草静云和一径斜。此地不知何处去,暂留琼珮卧烟霞。

愁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