谩书

丽日烘帘幔影斜,酒余春思托韶华。
高楼不隔东南望,苦雾游云莫谩遮。

作品评述

《谩书》是宋代诗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早晨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托付。

诗中描述了阳光透过帘幔的斜影,照亮了房间。诗人在饮酒之余,感受到了春天的思绪,将自己的思念寄托在这美好的时光中。

诗中提到高楼不隔东南望,意味着诗人所处的地方可以俯瞰东南方向的美景。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诗人的心境开阔,不受任何阻碍,可以自由地展望远方。

最后两句诗中,诗人提到苦雾游云莫谩遮。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即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或阻碍,他都不会被打败,而是会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梦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美丽的景色和表达对春天的思念,展现了诗人豁达开阔的心境和坚定的信念。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困难的坚持。这首诗词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和鼓舞。

作者介绍

周邦彦(一○五六~一一二一),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神宗元丰六年(一○八三),献《汴都赋》,七年,爲太学正(《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三四四)。出爲庐州教授。哲宗元祐八年(一○九三),知溧水县(《景定建康志》卷二七)。还爲国子监主簿。元符元年(一○九八),除正字(《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九九)。徽宗即位,爲校书郎,迁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议礼局检讨。政和元年(一一一一),以直龙图阁知河中府(《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六),未赴。二年,改知隆德府,徙明州,入拜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未几,知顺昌府,徙处州。提举南京鸿庆宫。宣和三年卒,年六十六。周邦彦是宋着名词人,有词集《清真集》二十四卷。另有《清真杂着》三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已佚。事见《王观堂先生全集·清真先生遗事》。《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咸淳临安志》卷六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周邦彦诗,据《永乐大典》、《岁时广记》等书所录,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滩声来席上,亭影落溪中。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涪州一别十年强,君自游行几退藏。好是金颜无佛处,却来铁面坐禅床。

黄昏杳无人,孤江但翠竹。惟有白鹭鸶,伴我舟中宿。

桓温一老兵,岂识扪虱士。拥众临上流,竟作跋扈鬼。苻坚氐羌竖,何能作天子。耽耽视中原,为有景略耳。知人圣难之,求贤在虚己。袁曹岂力敌,生死一弹指。惆怅后来人,慷慨前车轨。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闲院 一作:问院)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

得种從西域,移根在帝乡。鲜葩猩染血,美味蔗为浆。入献殊诸果,敷荣后众芳。丹房高照日,绿叶半凋霜。酿酒扶南国,题诗白侍郎。浓阴兼茂实,相对度炎凉。

清名传播到黄支,直节宁忧赵氏危。虎尾蹈时都不畏,象台到日大为奇。是行廊庙人皆怍,所过山川鬼亦知。官职本为锡底鸩,伤今正论有谁持。

身在江湖欲看山,山行还忆弄潺湲。谁知里许双奇绝,碧玉青罗一望间。

简报丛菊生小蕊,枝头应似拨冰醅。故人有信来相访,好祝秋风及早开。

风俗时有变,中和节惟新。轩车双阙下,宴会曲江滨。金石何铿锵,簪缨亦纷纶。皇恩降自天,品物感知春。慈恩匝寰瀛,歌咏同君臣。(缺一韵)。

蕙草娇红萼,时光舞碧鸡。城中美年少,相见白铜鞮.少年襄阳地,来往襄阳城。城中轻薄子,知妾解秦筝。

官居不惜日,宰县动三年。忍事肠欲烂,为防头救燃。不应一饱计,长受众人怜。挽仰堪供笑,人间海易田。

被发骑龙事渺然,栾公立社自年年。臂鹰老手还余我,伏腊鸡豚掠社钱。三年蜀血肯销沉?我所思兮在桂林。却望苍梧量泪雨,湘江何似五湖深。日蚀麒麟格斗余,山河两戒眇愁予。兰沧渡后无消息,且坐前潮伴子胥。真王异姓指河山,箫鼓丛祠报赛间。咫尺灵飞催后命,红云仍押祝融班。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

仙家瑶林天,移来在江国。谁欤境中人,山立而玉色。

古寺名僧多异时,道情虚遣俗情悲。千年鹤在市朝变,来去旧山人不知。

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才消。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应是化工嫌粉瘦,故将颜色助花娇。青枝绿叶何须辨,万卉丛中夺锦标。

五月炎天正及时,轻丝扇子未曾持。殷勤寄语班姬道,只恐秋深却要伊。

昔从岐阳狩,簪缨满翠微。十年劳我梦,今日送师归。曳尾龟应乐,乘轩鹤谩肥。含情题小篆,将去挂岩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