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

尼父未适鲁,屡屡倦迷津。
徒怀教化心,纡郁不能伸。
一遇知己言,万方始喧喧。
至今百王则,孰不挹其源。

作品评述

《怀古》

尼父未适鲁,
屡屡倦迷津。
徒怀教化心,
纡郁不能伸。

一遇知己言,
万方始喧喧。
至今百王则,
孰不挹其源。

中文译文:

尼父未能到达鲁邦,
一再疲倦地迷失了水路。
空怀着教化的心愿,
纠结烦闷无法舒展。

一旦遇到知己的言辞,
世间万方才开始喧嚣。
至今百王统治者,
有谁不汲取其源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作品,表达了对古时文化和知识的敬仰和怀念。诗人首先提到自己的父亲未能到达鲁邦(即孔子的故乡),可能指诗人自己也未能有机会深入学习古代文化和思想。"倦迷津"表达了诗人对于探索古代智慧的努力和迷茫。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于知己的渴望和对知识的渴求。当诗人遇到一个志同道合的知己,他们的交谈使得世界万方开始喧嚣起来,意味着他们的讨论和思想碰撞激发出了无限的智慧和声音。

最后两句"至今百王则,孰不挹其源"表达了对于古代文化和智慧的广泛影响力的认可。无论是哪位统治者,都少不了从古代文化的源泉中汲取智慧和灵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化的追思和向往,同时也展现了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以及对于知己的珍视。通过对古代智慧的赞美和对知己的期望,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李涉,洛阳人。初与弟李渤同隐庐山,后应陈许辟。宪宗时,为太子通事舍人,寻谪峡州司仓参军。太和中,为太学博士,復流康州,自号清谿子。集二卷,今编诗一卷。 李涉,洛阳人。初与弟李渤同隐庐山,后应陈许辟,宪宗时,为太子通事舍人,寻谪峡州司仓参军。太和中,为太学博士,復流康州,自号清谿子。集二卷,今编诗一卷。 李涉,洛阳人,渤之兄。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梅有和羹实,龙无为雨心。

黄中正位,含章居贞。既长六律,兼和五声。毕陈万舞,乃荐斯牲。神其下降,永祚休平。

人于忙处不知老,诗到醉时方是真。相对梅山几杯酒,不知身亦是今人。

佳人失手镜初分,何日团圆再会君?今朝万里秋风起,山北山南一片云。

落日汉陵道,初寒惨暮飙。遥看山口火,暗渡洛川桥。不见新园树,空闻引葬箫。林◇栖已定,犹此倦征镳。

晚入纱窗静。戏弄菱花镜。翠袖轻匀,玉纤弹去,少妆红粉。画行人、愁外两青山,与尊前离恨。宿酒醺难醒。笑记香肩并。暖借莲腮,碧云微透,晕眉斜印。最多情、生怕外人猜,拭香津微_。

参禅乎,参禅乎,参禅须是大丈夫。当信参禅最省事,单单提个赵州无。行亦提,坐亦提,行住坐卧常提撕。蓦然打破黑漆桶,便与诸圣肩相齐。所以懒瓒不受黄麻诏,芙蓉不受紫衲衣。既是参禅了生死,谁肯逐物成自欺。近代参禅全不是,尽去相师学言语。纵然学得言语成,恰似雕笼养鹦

求田问舍良可嘉,元龙偶未思之耶。黄鼠长为太仓耗,白云犹有青山家。人生欻尔待钻石,世故纷然劳算沙。销磨髀肉亦何事,竟作子阳同井蛙。

玄云驾雨来,垂垂势未已。双袖貯疏凉,六幕净余滓。锦飘风撼花,玉逗水循轨。窗峰碧巑巑,陇麦青靡靡。诗人笔欲髠,行子步难跬。虀盐老青衫,文字乱乌几。咄咄怪书空,呜呜热浮耳。不肯卧南阳,刚学蛰龙起。

烟溪云巘映朱扉,声色丛中入定时。十万丈夫森铁甲,三千宫女醉瑶池。累累珠帐露滋颗,点点金衣霜着枝。心境消融无一物,景从何得缀为谁。

瑞溪庭,满闺秋色好,帘幕低垂。一床簪笏人间盛,沉檀影里,笙歌沸处,齐捧瑶卮。习礼复明诗。胡氏清畏人知。寿堂已庆灵椿老,年年岁岁,重添嫩叶,频长繁枝。

今朝三月初十,大野和风袭袭。不用转脑回头,向此一时证人。

湓波已近见康庐,风月烟云自卷舒。白鸟归来閒似我,向山深处认巢居。

红叶铺霜撼御阶,绣莲尘蹴衬罗鞋。袖沾莺翅调簧语,堕却衔翘入鬓钗。

一树繁阴先著名,异花奇叶俨天成。马嵬此去无多地,只合杨妃墓上生。

婀娜当轩树,莑茸倚兰殿。叶艳九春华,香摇五明扇。馀花鸟弄尽,新叶虫书遍。零落心自知,芳菲君不见。

乃粒函民,工昭万古。国有常祀,荐献式斜。肃肃雍纩,旧章咸举。神保聿归,介我稷黍。

上元谁夫人,偏得王母娇。嵯峨三角髻,馀发散垂腰。裘披青毛锦,身著赤霜袍。手提嬴女儿,闲与凤吹箫。眉语两自笑,忽然随风飘。

黄昏潮落南沙明,月光涵沙秋雪清。水文不上烟不荡,平平玉田冷空旷。

外孙争乞巧,内子共题文。隐映花奁对,参差绮席分。鹊桥临片月,河鼓掩轻云。羡此婴儿辈,吹呼彻曙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