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作

年年模样一般般,何似东归把钓竿。
岩谷谩劳思雨露,彩云终是逐鹓鸾。
尘迷魏阙身应老,水到吴门叶欲残。
至竟穷途也须达,不能长与世人看。

作品评述

《下第作》是一首唐代诗,作者是罗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以及他在官场中的遭遇和心境。

诗中的“下第”,指的是在科举考试中考取一个较低等次的考试成绩,没有取得高的官职。诗人用“年年模样一般般”,来形容自己每年都是同样的结果,没有什么变化。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无奈和失望。

接下来的两句“何似东归把钓竿,岩谷谩劳思雨露”,表现了诗人对于官场的不满和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觉得东归(归乡)捕鱼比在官场任职更自由快乐。他认为在官场上奔波劳累只是为了追求那些虚无的东西,而田园生活才是他真正渴望的。

接下来的两句“彩云终是逐鹓鸾,尘迷魏阙身应老”,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看透和对于时光流转的感叹。他认为那些华丽的彩云最终也只是追逐着鹓鸾,而人的一生也只是被尘埃所迷失,最终也会老去。

最后两句“水到吴门叶欲残,至竟穷途也须达”,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尽管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但仍然要坚持走到最后的意愿。他对于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并不放弃,即使最终结果不尽如人意。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官场中的遭遇和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看透和对于人生苦难的认识。诗人以自己的经历自然地抒发了对于官场的不满和对于真正幸福的追求。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哲理和对于人生的思考,展示了唐代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和对于内心真正满足的渴望。

作者介绍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淮润,无所合。久之,归投钱镠,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着作佐郎,奏授司勋郎。朱全忠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为叔父,表荐给事中,年七十七卒。隐少聪敏,既不得志,其诗以风剌为主,有《歌诗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今编诗十一卷。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淮润,无所合,久之,归投钱镠,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着作佐郎,奏授司勋郎。朱全忠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为叔父,表荐给事中,年七十七卒。隐少聪敏,既不得志,其诗以风剌为主,有歌诗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今编诗十一卷。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淮润,无所合,久之,归投钱镠,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着作佐郎,奏授司勋郎,朱全忠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为叔父,表荐给事中,年七十七卒。隐少聪敏,既不得志,其诗以风剌为主,有歌诗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今编诗十一卷。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后梁太祖开平三年卒,年七十七。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割云石棱铦,缠藤松骨槁。少华且未登,昌黎应绝倒。

得胸未必真槿奇,中雀未必有椒姿。男儿未必动鼎结,女子未必光门楣。吾今素发纷如丝,得此一笑春生眉。苍苍天道不我遗,独胜伯道全无儿。

把酒上河梁,送君灞陵道。去去不复返,古道生秋草。迢虎山河长,缥缈音书杳,愁结雨冥冥,情深天浩浩。人云松菊荒,不信桃李好。澹泊罗衣裳,容颜萎枯槁。不见镜中人,愁向镜中老。

议论今谁及,词章更可宗。三年依玉树,一别送尘容。尽日寻山寺,思君傍塞烽。五言何敢续,持用当缄封。

主人少听我,为言风土殊。美哉面有颡,生此颈若壶。噫号无冬夏,岁祷无嗟吁。只怜郡池上,不异山林居。

南同扫阴翳,快若诛神奸,日暮天无云,月出房心间。幽人倦蒸溽,痴坐山中山。连连甲子雨,幸此天破悭。清明皆我有,何但窥一斑。

白鱼紫蟹早霜前,有酒何须问圣贤。上客远来工缓颊,双鬟为出小垂肩。新传大曲皆精绝,忽发狂言亦可怜。莫怪贫家少还往,自须先办买花钱。

秋来宇宙清,雨后山泽润。老农喜我归,时报丰年信。

读罢骚经手自抄,纫兰归计胜诛茅。新蚕食叶将成茧,旧燕衔泥旋补巢。菜老花随黄麦落,草长色兴绿杨交。一春过尽三之二,閒倚东风忆孟郊。

飞鸟遗音入翠林,转教柳外和莺吟。岩留云雨过朝暮,寺枕溪流亘古今。客过端阳欣采艾,僧嫌破衲懒缝针。杯中蒲酒休辞醉,目断青山骨远心。

愿与卿结百年好,不惜金屋备藏娇。?一似碧渊水晶宫,储得珍稀与奇宝。

杀生非孝也,人未必云然。绝口杀害语,君看自小年。

一茎两茎华发生,千枝万枝梨花白。春色江南独未归,今朝又送还乡客。

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时动帝王。

寄声说与寻梅者,不在山边即水涯。又恐好枝为雪压,或生幽处被云遮。蜂黄涂额半含蕊,鹤膝翘空疏带花。此是寻梅端的处,折来须付与诗家。

看花不合在花间,外面看来锦一般。每一团花三丈许,红花团绕白花团。

万世衣裳脱介鳞,一祠宁足报恩深。长教天下江湖顺。始慰胼胝手足心。

自昔高阳里,尝推月旦评。华簪先德齿,朱绂羡恩荣。奴岂谋干树,金方笑满籯。有孙看鼎贵,钟庆验佳城。

尝记挥毫草檄初,必知鸣镝集单于。由来笔下三千牍,可胜军中十万夫。已许乞盟朝渭上,不妨持节过幽都。吾君甚似仁皇帝,宜有韩公赞庙谟。

华胥国土何时见,兜率天宫底处开。尽说今年寿宁节,一齐移入帝城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