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王之涣的《九日送别》
拼音和注音
jì tíng xiāo sè gù rén xī , hé chù dēng gāo qiě sòng guī 。
翻译及意思
在此风声呼啸之地熟人故交已是很少了,那里可以找一登高远望之处送别归去的友人呢?
词语释义
何处:哪里,什么地方。
故人:(名)①老朋友;旧日的朋友:难得风雨~来。②死去的友人:吊祭~|不少老友已成~。③(书)指前夫或前妻。
萧瑟:(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②(形)形容景色凄凉。[近]萧条。
登高:1.升至高处。2.指农历九月初九日登高的风俗。3.指农历正月初七和十五日登高的风俗。4.锦的别名。
王之涣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原诗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