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郎中

材薄安时甘寂寞,身闲乘兴喜登临。
每寻香草牵狂思,曾向幽兰费苦吟。
明月几人非按剑,高山从古少知音。
数篇清绝赓歌意,默见冯唐异俗心。

作品评述

《和陈郎中》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作品。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材薄而心安的心境,以及他喜欢登高远眺的快乐。诗意深沉,赏析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材薄安时甘寂寞,
身闲乘兴喜登临。
每寻香草牵狂思,
曾向幽兰费苦吟。
明月几人非按剑,
高山从古少知音。
数篇清绝赓歌意,
默见冯唐异俗心。

诗意分析:
这首诗词开篇即表达了诗人材薄却心境安宁的态度。他并不埋怨自己的才华不高,而是在安于现状的同时感到满足和宁静。接着,诗人表达了他喜欢闲暇时登高远眺的愉悦心情。他在身闲的时候,乘着心情的愉悦,登上高山,远离尘嚣,寻找内心的宁静和思索。

诗中出现了香草和幽兰的意象,香草牵引着诗人狂放的思绪。诗人曾经费尽心思吟咏幽兰,表达了他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执着。这种对幽兰的吟咏也可以理解为对高尚品质和理想境界的追求。

接下来,诗人提到明月和高山。明月的意象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高洁和明亮的象征,诗人以明月来比喻真正懂得欣赏诗人才华的人并不多。高山则象征着孤高和不被人理解,从古至今懂得欣赏高山的人寥寥无几。这两个意象传达了诗人的孤独和不被理解的境遇。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写作的心境。他写下了几篇清绝的佳作,这些作品传达了他对人生和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感悟。然而,他默默无闻,冯唐的异俗心境却占据了世人的关注。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自己艺术价值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表达诗人内心的宁静、追求和孤独,展示了曾巩独特的审美观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以比喻手法表达内心感受,使作品具有深度和内涵。

作者介绍

曾巩(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歷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出通判越州,歷知齐、襄、洪、福、明、亳、沧诸州。神宗元丰三年(一○八○)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五年,爲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年六十五。理宗时追謚文定。《宋史》卷三一九有传。曾巩出欧阳修门下,以散文着称。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今仅存《元丰类稿》,并有宋刻《曾南丰先生文粹》十卷和金刻《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传世。 曾巩诗九卷,以清康熙五十六年长洲顾崧龄刻《元丰类稿》爲底本,校以元大德八年东平丁思敬刻本(简称元刻本),并吸收清何焯《义门读书记》(简称读书记)中的校勘成果。参校本有:明正统十二年邹旦刻本(简称正统本),明嘉靖四十一年黄希宪刻本,有顾之逵跋并录何焯批校(简称顾校本),明嘉靖王抒刻本,有吴慈培录何焯校跋(简称吴校本),明隆庆五年邵廉刻本,有傅增湘校跋并录何焯校跋(简称傅校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本(简称万历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清顺治十五年重修本,有章钰校并录何焯、姚椿校(简称章校本),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集外诗附于编末。

诗词推荐

精卫衔石填海,醯鸡以甕为天。拊石凤翔千仞,□□龙沕九渊。

游人笑语问朝霞,处处相随攫肉鸦。上冢归来更乘兴,醉依柳影藉梨花。

十问九通离义床,今时登第信非常。亦从南院看新榜,旋束春关归故乡。水到吴门方见海,树侵闽岭渐无霜。知君已塞平生愿,日与交亲醉几场。

昨日卢梅塞口,整见诸人镇守。都护三年不归,折尽江边杨柳。

高僧寂寞空尘坐,古寺悲凉足野风。道在岂须烦目击,亭前双柏自葱葱。

巨石何亭亭,孤生此岩侧。白云与翠雾,谁见琅玕色。惟应山鸟飞,百转时来息。

径转危峰逼,遍令两眼明。凉风吹咏思,幽竹送寒声。砧响家家急,溪阴寸寸生。含情不得语,拂石记闲名。

芒鞋记踏青犹软,野径萦纡雪尚余。走笔锓珉增愧色,可无挽谷一篇书。

姚魏名流。年年揽断,雨恨风愁。解释春光,剩须破费,酒令诗筹。玉肌红粉温柔。更染尽、天香未休。今夜簪花,他年第一,玉殿东头。

吴越开基旧土疆,鉴山仍是种瓜乡。七朝赐履加尊宠,五世苴茅奉宪章。里社依然题昼锦,昆云不绝佩鞶囊。人怀馀德能封殖,犹有当时似盖桑。

有诗有酒有高歌,春色年年奈我何。试问羲和能驻否,不劳频借鲁阳戈。

风紧浪淘生。蛟吼龟鸣。家人睡着怕人惊。只有一翁扪虱坐,依约三更。雪又打残灯。欲暗还明。有谁知我此时情。独对梅花倾一盏,还又诗成。

浓艳初开小药栏,人人惆怅出长安。风流却是钱塘寺,不踏红尘见牡丹。

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阳台。可叹凄惶子,高歌谁为媒。

平明方发尽,为待好风吹。不见移来日,先愁落去时。浓香薰叠叶,繁朵压卑枝。坐看皆终夕,游蜂似有期。

柳阴满地水平池,门掩青春刻漏迟。蝶梦任渠分尔汝,蛙声谁复计公私。刘伶混世酒一石,梁叔逃名歌五噫。午睡觉来风动竹,自收隔夜着残棋。

少狂籍草共追欢,铁笛横吹到夜阑。老怕画檐风露冷,不如吹烛隔窗看。

客思残荷外,农功晚稻前。祭多巫得职,税足吏无权。浦漵家家钓,村墟点点烟。归舟葛衣薄,始觉是秋天。

御手指婵娟,青春白尽眠。罗衣香汗透,宝髻翠云偏。柳叶眉间秀,桃花脸上鲜。梦魂何处去,身在帝王边。

不缘过去行方便,安得今朝会碧虚。(栖霞洞遇日华月华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