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与可墨竹

斯人定何人,游戏得自在。
诗鸣草圣余,兼入竹三昧。
时时出木石,荒怪轶象外。
举世知珍之,赏会独予最。
知音古难合,奄忽不少待。
谁云生死隔,相见如龚隗。

作品评述

《题文与可墨竹》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苏轼与友人文与可一起欣赏竹子的景象,并表达了对知音的珍惜之情。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斯人定何人,游戏得自在。
诗鸣草圣余,兼入竹三昧。
时时出木石,荒怪轶象外。
举世知珍之,赏会独予最。
知音古难合,奄忽不少待。
谁云生死隔,相见如龚隗。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苏轼与文与可共同欣赏竹子的愉悦心情。开篇的"斯人定何人"表示苏轼很好奇对方是何方人士,但在一起欣赏竹子的时候,他们都能够自由自在地游戏嬉戏。"诗鸣草圣余,兼入竹三昧"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赞美,将竹子的清雅与自身的艺术才情相融合。"时时出木石,荒怪轶象外"描述了竹子的形态奇特,超越了常规的形象,给人以荒诞不羁之感。"举世知珍之,赏会独予最"表达了苏轼对竹子的独特赏识之情,认为自己在欣赏竹子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和体验。"知音古难合,奄忽不少待"意味着真正的知音难以遇到,但苏轼对于这样的知音并不会轻易放过。"谁云生死隔,相见如龚隗"表达了即使生死隔离,苏轼与文与可仍能相见,彼此心灵相通,如同古代传说中的知音龚闻。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竹子的特质和表达对知音的思念,展现了苏轼的情感和艺术追求。同时,这首诗词也展示了苏轼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欣赏自然之景的渴望。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白额频频夜到门,水边踪迹渐成群。我今避世栖岩穴,岩穴如何又见君。

朝游北城东,回首见修竹。下有朱门家,破墙围古屋。举鞭叩其户,幽响答空谷。入门所见夥,十步九移目。异花兼四方,野鸟喧百族。其西引溪水,活活转墙曲。东注入深林,林深窗户绿。水光兼竹净,时有独立鹄。林中百尺松,岁久苍鳞蹙。岂惟此地少,意恐关中独。小桥过南浦,夹道

修竹不知数,云藏小渭川。宁沼经营初,观者日骈阗。耆旧为我语,中有一龙渊。时时见怪象,吐气如长烟。渔人或舣舟,樵牧不敢前。兹实总角时,耳聆父老言。相携示其处,止水涵青黫。沈沈不见底,似有蛟蛇蟠。我时心语口,龙岂居其间。江湖非不广,而此栖蜿蜒。有无未可知,疑信

令兹冬已孟,青林犹蔽野。爱此晴景嘉,置酒衡茅下。缅思陶公句,异代同潇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与马。

出门信步作闲游,野庙村坊到处留。每伴樵夫尝半舍,更随牧竖采沿沟。

征鞍带月,浓露沾襟袖。马上轻衫峭寒透。望翠峰深浅,忆着眉儿,腰肢袅,忍看风前细柳。别时频嘱付,早寄书来,能趁清明到家否。这言语,便梦里、也在心头,重相见、不知伊瘦我瘦。纵百卉千花已离披,也趁得、酴醿牡丹时候。

忆昔同行题落叶,寺前枯树鹤巢边。不知今度苔枝上,多少秋虫已化蝉。

晓雨射船珠泻盘,平明水上舞英残。斗鸡跖恶轻泥湿,调马蹄翻软土乾。深屋燕巢将欲补,密房蚕蚁尚忧寒。为言楚客甘蔬蔌,白芷香牙长嫩珊。

乱山草斜出,危冈竹倒悬。人家春树里,山色夕阳边。

许大才名,知几许、功夫做得。独自殿、三朝耆旧,岿然山立。出处只从心打当,去留不管人忻戚。抱孤衷、脉脉倚秋风,无人识。龙可养,凡鳞匹。鸾可挚,凡禽敌。便翩然归作,玉龙仙客。枰上举棋元不定,磨边旋蚁何曾息。傥天公、有意要平治,须华发。

兀坐书要自切磋,阅人应似阅书多。未知买得君书去,不负君书人几何。

善道自然和,万里体中行。慈悲兼惠施,念念我无能。

冬十二月胡马来,白草飒飒黄云开。沿边十城九城闭,贺兰之山安在哉?传闻清水不复守,游兵早扼黄河口。即看烽火入甘泉,已诏将军屯细柳。去年穿堑长城里,万人齐出千人死。陆海无毛杀气蒸,五月零冰冻河水。当时掘此云备胡,胡人履之犹坦途。闻道南侵更西下,韦州固原今有无?

点雪非耶果是耶,紫千红万未曾芽。苍苔有晕龙锺树,幽谷无人自在花。地暖孤鸿来索伴,天空双鹭下通家。诗翁快整春风脚,山路霜泥踏马牙。

山川未为远,在此轩楯中。我觉千岁近,民今三代同。

几劫澄烦思,今身仅小成。誓将云外隐,不向世间存。

万物各有时,蟋蟀以秋鸣。我老自少眠,那得憎此声。

三命孰如李,五星谁似朝。目前谈者众,足下悟其玄。归养老和病,看耕田与园。他无可推步,君往扣侯门。

射策上书俱不遇,秋风夜夜梦归吴。花怜观里无多树,柳忆门前第几株。赵女怨为厮养妇,鲁生羞傍叔孙儒。惟君青眼能如旧,不笑终军手里繻。

锦衣旋剖苞中实,栀面俄回镜里春。始信中华禁酒国,不如南粤主林神。金盘惟送渠矜贵,糟罋酣酿子任真。赤脚蹈冰聊取快,谁能拥妓坐重茵。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