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明李侍郎挽歌三首

官岂不为达,其如望未充。
敏辞倾一代,发问诎三公。
厌向承明直,思行邵伯风。
嗟嗟玉树折,埋没彼蒿宫。

作品评述

《端明李侍郎挽歌三首》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官岂不为达,其如望未充。
虽然身居高位,但感觉内心仍未得到满足。
敏辞倾一代,发问诎三公。
他的辞章才智过人,以至于他的提问都使得宰相们难以回答。
厌向承明直,思行邵伯风。
他不满于顺从权贵的言辞,而是追求邵伯那种坦率直言的风格。
嗟嗟玉树折,埋没彼蒿宫。
唉,可惜李侍郎这颗像玉树一样高贵的人才已经逝去,就像昔日的蒿宫一样被掩埋了。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李侍郎的哀悼和对他在官场上的不满。李侍郎虽然在官场上有一定的成就,但他的内心却未得到满足,感觉还有更多的事情没有完成。他的才智出众,能够提出难以回答的问题,但这也使他与权贵们产生了隔阂。他不满于权贵们的虚伪和奉承,希望能以邵伯的风格,坦率直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整首诗以悼念李侍郎的逝去作为结尾,将他比喻为折断的玉树,蒿宫则象征他的才华被掩埋在官场的浮华之下。

这首诗词通过对李侍郎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官场虚伪的不满和对真诚直言的向往。它展现了作者对真实才华的崇敬和对功成名就的追求的思考。整首诗词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通过描绘李侍郎的形象和境遇,表达了对他的怀念和对官场现实的思考。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西北干戈拨不开,今宵闻笛更清哀。高堂亲老发垂白,与子买舟归去来。

真人上清室,乃在中峰前。花雾生玉井,霓裳画列仙。念兹宫故宇,多此地新泉。松柏有清阴,薜萝亦自妍。一闻步虚子,又话逍遥篇。忽若在云汉,风中意泠然。

累疏仇勤奏榻前,忧时急似救头然。功名常是中年立,忠孝当於晚节全。投祓归来泉石上,班荆坐向竹梅边。乌台无复诗公案,弄月嘲风亦偶然。

水边得月共楼台,此处风光可认梅。万态争如疏影好,一尊何惜笑颜开。东君为尔饶先著,俗子逢之倒射回。莫恨陇寒无驿使,江南冲暖望归来。

乱后此身何计是,翠微深处柴扉。即今双鬓已如丝。虚名将底用,真意在鸱夷。治国无谋归去好,衡门犹可楼迟。不妨沉醉典春衣。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长乐花枝雨点销,江城日暮好相邀。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连宛转桥。

百尺危楼小雪晴,晚来闲望逼人清。山横暮霭高还下,水隔疏林淡复明。天际落霞千万缕,风余残角两三声。此时此景真堪画,只恐丹青笔未精。

翁折高枝空月窟,子提色笔哭烟楼。有司岂不具只眼,诸老皆当放一头。鹏背方乘御风势,马蹄肯作看花游。悬知董子天人对,一洗平津曲学羞。

清夜将分。有酒为谁花下满,相逢轩盖暂时倾。故人情。海棠欲睡照教醒。烛影花光浑似锦,伴君佳句解人酲。恨无声。

天山雪子落纷纷,醉拥貂裘坐夜分。明日马头南地去,琴边应是有文君。

自从华表去蹁跹,縠顶丹深不计年。万里孤光中夜月,一声清唳九重天。偶然梦觉思辽海,不是饥驱向野田。赤壁秋高风露下,无心曾唤老坡仙。

庭院閒清昼,疏槐转午阴。悄无人过眼,却有事经心。续梦聊欹枕,牵愁拟破琴。可怜精卫志,欲障海波深。

谯郡增严李母祠,神龟矫首负碑。豆萁已乏不休思,韭臼兼无绝妙辞。翠琰雄文惭内史,黄庭美翰枉羲之。蓬邱丽句偏相许,胜得山龙衮服披。

鱼舠载酒日相随,一笛薦花深处吹。湖面风收云影散,水天交照碧琉璃。

海上不同来,关中俱久住。寻思别山日,老尽经行树。志业人未闻,时光鸟空度。风悲汉苑秋,雨滴秦城暮。佩玉与锵金,非亲亦非故。朱颜枉自毁,明代空相遇。岁晏各能归,心知旧岐路。

群儿生长轻江湖,上船下船谁使驱。江牵百丈沙水涩,岸上风雪谦泥涂。下循枯苇鹅鸭乱,上控绝壁猿猱呼。可怜进寸得退尺,挽脚不住头欲扶。均之两两穷性命,我自有罪非尔辜。二年学省一不补,天子幸赦怜其愚。一船放归小如叶,满载岂有海上珠。琴书之外求长物,去时未有来时无。

十里林花带月萝,垅头车马断经过。可怜人物今如此,试问天公事若何。篱下渊明惟酒菊,舟中范子任烟波。璇题金榜垂霄汉,千古荣名定不磨。

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落日千乌外,青山一望中。买舟群仆喜,兀坐与谁同。旅店孤烟起,田家曲港通。鸥盟暂时乞,又踏软尘红。

几度忘言话克宾,丛林音响许谁闻。海山秋夜对孤月,应记北高峰顶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