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后村杂兴

累疏仇勤奏榻前,忧时急似救头然。
功名常是中年立,忠孝当於晚节全。
投祓归来泉石上,班荆坐向竹梅边。
乌台无复诗公案,弄月嘲风亦偶然。

作品评述

《和刘后村杂兴》是宋代诗人胡仲弓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同时展现了他对忠孝、功名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累疏仇勤奏榻前,
忧时急似救头然。
功名常是中年立,
忠孝当於晚节全。
投祓归来泉石上,
班荆坐向竹梅边。
乌台无复诗公案,
弄月嘲风亦偶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一位忠诚勤奋的官员在榻前奏疏时所抱持的忧虑和焦急的心情,表达了对人生经历和命运的思考。

首句“累疏仇勤奏榻前”,表明作者是一位身负重任的官员,他在官场上忍受着繁重的工作与政治斗争,心中充满了忧虑和焦急。这里的“累疏”指的是疏奏的文书,可能是指请求或上报的公文,而“仇勤”则意味着仔细地审查与处理。作者将忧虑与官场的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传达出官员为国家和人民的事务所感受到的压力和责任。

接下来的两句“功名常是中年立,忠孝当於晚节全”,表达了作者对功名与忠孝的关系的思考。作者认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功名通常在中年时期才能建立起来,而忠孝则应该贯穿一生,特别是在晚年时更应该以忠孝为重。这种观念与宋代社会的价值观相符合,强调了为官者应该以忠诚和孝道来衡量自己的人生价值。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抚慰和对人生境遇的反思。作者归来投祓(泼水祓禊)之后,坐在泉石旁边,仰望着竹梅的景色。这里的泉石和竹梅象征着自然的纯洁和坚韧,与作者在官场上的忧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通过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宁静和慰藉。

最后两句“乌台无复诗公案,弄月嘲风亦偶然”,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诗文创作的无奈和随意。乌台在古代是指官署,这里指的是官场的束缚和限制。诗公案则指的是创作诗词的场所。作者在官场中无法再有创作的自由,只能偶尔通过弄月和嘲风来发泄内心的情感。这里的弄月和嘲风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情感的宣泄,与前文中的自然景物相呼应。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和刘后村杂兴》是宋代诗人胡仲弓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胡仲弓对人生境遇和官场之苦的思考,同时展示了他对忠诚、孝道和自然的追求。

中文译文:
累疏仇勤奏榻前,
忧时急似救头然。
功名常是中年立,
忠孝当於晚节全。
投祓归来泉石上,
班荆坐向竹梅边。
乌台无复诗公案,
弄月嘲风亦偶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官场为背景,通过描述一位官员在办公室前奏疏时的焦虑和忧愁,表达了对人生经历和命运的思考。

首句“累疏仇勤奏榻前”,表明作者是一位负有重任的官员,他在办公室忙碌地处理文书,忧虑之情如同救命稻草般迫切。这里的“累疏”指的是连续的文书,可能是请求或上报的公文,而“仇勤”则意味着仔细审阅与处理。作者通过将忧虑与官场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传达出官员为国家和人民的事务所带来的压力和责任感。

接下来的两句“功名常是中年立,忠孝当於晚节全”,表达了作者对功名与忠孝之间关系的思考。作者认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功名通常在中年时期才能获得,而忠孝应贯穿一生,尤其在晚年时更应全心全意地体现。这种观念与宋代社会价值观相符,强调了为官者应以忠诚和孝道来衡量自己的人生价值。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慰藉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作者投祓归来,坐在泉石旁边,凝视着靠近竹梅的位置。这里的泉石和竹梅象征着自然的纯洁和坚韧,与作者在官场中的忧虑形成鲜明对比。作者通过回归自然,寻求内心的宁静和慰藉。

最后两句“乌台无复诗公案,弄月嘲风亦偶然”,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诗文创作的无奈和随意。乌台在古代是指官署,这里指的是官场的束缚和限制。诗公案则指的是创作诗词的场所。作者在官场中无法再有创作的自由,只能偶尔通过玩赏月亮和嘲风来发泄内心的情感。这里的弄月和嘲风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情感的宣泄,与前文中的自然景物相呼应。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官场困境和自然美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对忠诚、孝道以及自然之间关系的追求。

作者介绍

胡仲弓,字希圣,号苇航,清源(今福建泉州)人。仲参兄。生平不见记载,据集中诗知其二赴春闱始中进士,初官县令,未几即以言事被黜。继爲绍兴府掾、粮料院官(《心泉学诗稿》卷四《寄胡苇航料院》),时间约在理宗宝祐六年(一二五八)前后(《戊午天基节口号》)。后弃官,以诗游士大夫间。有《苇航漫游稿》,已佚。《江湖后集》卷一二收其诗一百六十余首。清四库馆臣又据《永乐大典》辑爲《苇航漫游稿》四卷。 胡仲弓诗,前四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江湖后集》中之诗,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爲第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知君高隐占贤星,卷叶时时注佛经。姓被名公题旧里,诗将丽句号新亭。来观新月依清室,欲漱香泉护触瓶。我有主人江太守,如何相伴住禅灵。谁知卧病不妨禅,迹寄诗流性似偏。叶示黄金童子爱,书题青字古人传。时高独鹤来云外,每羡闲花在眼前。对此留君还欲别,应思石de访春泉。

未省千林变作瑶,祗知尊酒侍清宵。大将臣子明忠孝,妙在阴阳验息消。忆此老仙冲雪去,归欤两袂喜风飘。岭头故事诗能纪,今古相逢总不饶。

阿楚新来都六岁,掌中一捻娇春。诗中有笔画难真。芝香云作朵,鱼细锦为鳞。旧说张门多静女,更和灵照情亲。外家姓庞氏夸谈体遣孔兄*。异时看小妹,林下谢夫人。

松筱虽苦节,冰霜惨其间。欣然发佳色,如喜东风还。幽抱想前躅,冥鸿度南山。春台一以眺,达士亦解颜。偃息非老圃,沉吟閟玄关。驰晖忽复失,壮气不得闲。君子当济物,丹梯谁共攀。心期自有约,去扫苍苔斑。

礼行方泽,文物德举。惟皇地祗,昭格来下。奠痤玉帛,纯诚内著。神保是享,陟降斯祐。

休沐辰良不待晴,径称闲客此闲行。春衫欺雨任教冷,病眼得山元自明。抹黛浓岚围坐晚,揉蓝新渌没篙清。栖鸦未到催归去,想被东风笑薄情。

铁岭老人阎李流,画不用笔用指头,纵横挥洒饶奇趣,晚年手法弥警遒。为吾染指画苍虎,气横幽壑寒飕飕,落墨伊始鸦雀避,着色欲罢豺狼愁。怒似苍鹰厉拳爪,炯然霹雳凝双眸,万里平川望无极,三株古柏拏龙虬。老人阅世如云浮,独于画法未肯休,此图赠我实手迹,笔绘还输第二筹。

层台缥缈压城闉,依杖来观浩荡春。放尽樽前千里目,洗空衣上十年尘。萦回水抱中和气,平远山如酝藉人。更喜机心无复在,沙边鸥鹭亦相亲。

楼船载日下江南,吹凤鸣鼍御酒酣。吴花十月迎黄幄,隋柳千秋映锦帆。

直进直出,直行直用。瞥转玄关,百发百中。

绿树坐黄鹂,青秧点白鹭。睡起倚船窗,知是江南路。

斜髻娇娥夜卧迟。梨花风静鸟栖枝。难将心事和人说。说与青天明月知。

偶为西湖万山出,三省兴中歌西勿。中庸公子惠新诗,句里韩筋犹柳骨。文章感慨须和平,能泣鬼神风雨惊。和声似鸣国家盛,送东野序序文鸣。西野文鸣东野法,积中和顺英华发。我诗不作效岛寒,曾诛莓苔随意踏。谁道杨花本无才,天展湖山图画开。何须更问逋之觅,夜深明月半窗梅。

怀玉烟霞接武夷,我思祖德涕沾衣。县斋製锦留遗爱,庭树藏环长旧园。彭泽公田今已废,辽东邑子半应非。津亭送别空搔首,籍在金门未得归。

人生寄一世,但伤知音稀。明月何皎皎,游子寒无衣。客从远方来,携手同车归。愁多知夜长,各在天一涯。生平不满百,岁暮一何速。冠带自相索,何不策高足。还顾望故乡,冉冉孤生竹。含意俱未申,谁能为此曲。

僻寺多高树,凉天忆重游。磬过沟水尽,月入草堂秋。穴蚁苔痕静,藏蝉柏叶稠。名山思遍往,早晚到嵩丘。

似水柔情,如花美眷,千秋佳话人争羡。依人燕子又归来,沧桑变了心难变。柳絮轻扬,春风拂面,词笺不写文君怨。江南塞外一般同,碧波深处鸳鸯现。

一蝗东方来,孕子九十九。未出婪酣肚,已办馋{左饣右崇}口。漫天自成幕,扫地不用帚。一朝霜风寒,何处弄百丑。

梅师有松度,萧散意态真。皮冠簪白雪,布褐貯阳春。房计任简淡,了无一虑尘。茶一碗,酒一尊,熙熙天地一闲人。名山浮爽秀,朝暮瀹尔神。餐霞炼日气,井灶求遗珍。希夷仙境本不远,何用抱朴终其身。

曲曲河回复,青青草接连。去帆风力满,来雁一声先。野旷低归鸟,江平进晚牵。望乡从此始,留眼未须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