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陈澈计议二首

匹马单鎗去复还,天生此士济时艰。
如何方奏淮夷雅,又遣行歌蜀道难。
兜刺史谁修废庙,汉将军尚有荒坛。
会当露布西陲捷,师拥斋旄客换班。

作品评述

《寄陈澈计议二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匹马单鎗去复还,
天生此士济时艰。
如何方奏淮夷雅,
又遣行歌蜀道难。
兜刺史谁修废庙,
汉将军尚有荒坛。
会当露布西陲捷,
师拥斋旄客换班。

诗意:
这首诗分为两首,是刘克庄寄给陈澈的两首计议。诗中表达了对陈澈的赞扬和寄予期望。

第一首诗写到陈澈的才干和忠诚。"匹马单鎗去复还"意味着陈澈独自一人奔赴任地,又回到原来的地方。他天生就是那样的人,能在艰难困苦的时期帮助国家度过难关。

第二首诗则着重强调了陈澈的职责和使命。"如何方奏淮夷雅"表示陈澈应该怎样表达对淮夷的雅俗之辨。"行歌蜀道难"意味着他再次被派遣去蜀道,这是一条艰险的道路。

整首诗通过表扬陈澈的忠诚和能力,以及对他在淮夷和蜀道问题上的期望,展示了作者对陈澈的赞赏和对国家前途的关切。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陈澈的敬佩和期待。通过使用寥寥数语,刘克庄展现了他对陈澈忠诚和才干的赞赏,以及对淮夷和蜀道问题的关切。

诗中的"匹马单鎗去复还"和"如何方奏淮夷雅,又遣行歌蜀道难"这两句,通过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词语,形象地描绘了陈澈的奉献和使命。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政务的关切和对陈澈的期望。刘克庄以简短的篇幅,展示了他对陈澈的赞美和对国家前途的希望,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思考。

这首诗以其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展示了刘克庄的才华和对时代背景的洞察力,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思考其中蕴含的深层意义。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莺唤屏山惊睡起,娇多须要郎扶。荼コ斗帐罢熏炉。翠穿珠落索,香泛玉流苏。长记枕痕销醉色,日高犹倦妆梳。一枝春瘦想如初。梦迷芳草路,望断素鳞书。

二月花堪爱,全开未落时。香轻长抱蕊,霞破即团枝。舞蝶何曾定,流莺不待期。劳君金缕唱,更尽拍浮卮。

翠密红繁。水国凉生未是寒。雨打荷花珠不定,轻翻。冷泼鸳鸯锦翅斑。尽日凭阑。弄蕊拈花仔细看。偷得袅蹄新铸样,无端。藏在红房艳粉间。

数间茅屋柳成阴,中有幽人抱一琴。欲访桃豀无觅处,桃豀更在白云深。

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平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红蕖纷欲落,白鸟时来下。犹思隐居胜,乱石惊湍泻。

蠹简三更寂,寒灯半点悭。不知门外雪,已失日中山。白壁非愁禹,黄金只铸颜。时来漫拈出,掇取桂枝还。

十月十四夜,灯寒燄寸长。披衣临曲水,把笔向清霜。月透诗情冷,风吹醉面凉。故人知得否,空断早梅肠。

相唤此山来,狂风吹我衣。把酒桂花下,山云片段飞。掩门雨初滴,开门月还上。倚树看月明,半山闻雨响。人间有佳景,诗句颇发越。何曾似今夕,听雨还看月。

中元过后恰三朝。因甚庭闱喜气飘。李谪若非当此夕,申生应是在今宵。满斟绿醑歌檀口,慢拍红牙舞柳腰。富贵荣华谁得似,祝公千岁乐逍遥。

苜蓿含花草露班,奚奴扰扰出沙湾。尘飞大夏三千里,泥满东风十二闲。直内铜符初上缴,征西铁甲未东还。可怜绝代贤王手,少画渔阳阿斝山。

仙山能梦我,书帙正思君。一德谁荣滞,群儿谩戚欣。过秦何必论,喻蜀却须文。未落丰碑笔,唯贪辨惑勤。

石门风高千树愁,白雾猛触群峰流。有客驱驰草未休,山寒五月仍披裘。饥乌拉沓抢驿楼,迎人山鬼声啾啾。残月炯炯明吴钩,竹床无眠起自讴。

自辟翘材馆,才随数路求。兰苕和露摘,橘柚带霜收。味适方调鼎,装轻不驾舟。有怀吟未尽,独鹤远出头。

西南积水远,老病喜生归。此地故人别,空馀泪满衣。

望帝城中住,春宵血沁花。何乡真万里,还忆梦中家。

柳下人家枳作篱,小姑不画入时眉。纬车声出窗扉里,正是新凉夜永时。

新年卧锦直南宫,露绂归来使寄雄。秘地锵銮辞夜燎,离亭赠扇有仁风。梅根大冶兼金富,杨叶芳洲杂花红。伧楚俗移恩诏美,班春聊隐轼前熊。

老山代出买山钱,更贴前头碧玉环。报答风光无一句,不知更看几州山。

窜身丹厓下,灭迹浮云端。余事既不闲,冥心以游观。读书南山日,秋气浩漫漫。悲商扣庭柯,四座鸣风湍。已与清景晤,乐哉此盘桓。餐和遗糟粕,饮胜入肺肝。隐几俄万古,其人梦交欢。携手逍遥墟,乾坤欻高寒。顾谓尘世子,斯道自平宽。胡为在荆棘,方寸生波澜。向无问津者,悲尔

涧水弯弯绕郡城,老蝉嘶作车轮声。西风吹客上马去,夕阳满川红叶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