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陈澈计议二首

匹马单鎗去复还,天生此士济时艰。
如何方奏淮夷雅,又遣行歌蜀道难。
兜刺史谁修废庙,汉将军尚有荒坛。
会当露布西陲捷,师拥斋旄客换班。

作品评述

《寄陈澈计议二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匹马单鎗去复还,
天生此士济时艰。
如何方奏淮夷雅,
又遣行歌蜀道难。
兜刺史谁修废庙,
汉将军尚有荒坛。
会当露布西陲捷,
师拥斋旄客换班。

诗意:
这首诗分为两首,是刘克庄寄给陈澈的两首计议。诗中表达了对陈澈的赞扬和寄予期望。

第一首诗写到陈澈的才干和忠诚。"匹马单鎗去复还"意味着陈澈独自一人奔赴任地,又回到原来的地方。他天生就是那样的人,能在艰难困苦的时期帮助国家度过难关。

第二首诗则着重强调了陈澈的职责和使命。"如何方奏淮夷雅"表示陈澈应该怎样表达对淮夷的雅俗之辨。"行歌蜀道难"意味着他再次被派遣去蜀道,这是一条艰险的道路。

整首诗通过表扬陈澈的忠诚和能力,以及对他在淮夷和蜀道问题上的期望,展示了作者对陈澈的赞赏和对国家前途的关切。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陈澈的敬佩和期待。通过使用寥寥数语,刘克庄展现了他对陈澈忠诚和才干的赞赏,以及对淮夷和蜀道问题的关切。

诗中的"匹马单鎗去复还"和"如何方奏淮夷雅,又遣行歌蜀道难"这两句,通过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词语,形象地描绘了陈澈的奉献和使命。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政务的关切和对陈澈的期望。刘克庄以简短的篇幅,展示了他对陈澈的赞美和对国家前途的希望,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思考。

这首诗以其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展示了刘克庄的才华和对时代背景的洞察力,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思考其中蕴含的深层意义。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赤骨律穷,单靠布袋。子细思量,大有事在。平地要升兜率天,你这汉是颠是騃。

疏疏翠竹净江沙,远寄新诗物地夸。月径剩教添鬓雪,云溪日放长苔花。也知一决君无勇,岂是狂吟我欲赊。琴鹤今朝随小隐,诗篇明日寄烟霞。

粉墙青虯檐百尺,一条天色催暮。洛妃偶值无人见,相送袜尘微步。教且住。携玉手潜得莫惹冰苔仆。芳心暗诉。认香雾长鬟边,好风衣上,分付断魂语。双栖燕,岁岁花时飞度。阿谁花底催去。十年镜里樊川雪,空袅茶烟千缕。离梦苦。浑不省锁香金箧归何处。小池枯树。算只有当时,一

颂声歌盛旦,多黍乐丰年。近见藏高廪,遥知熟大田。在畴纷已获,如阜隐相连。鲁史详而记,神仓赋且全。舂人洪蓄积,祖庙享恭虔。圣后忧农切,宜哉报自天。

君山南面浪连天,一客愁心两处悬。身逐片帆归楚泽,魂随流水向秦川。月回浦北千寻雪,树出湖东几点烟。更欲登楼向西望,北风催上洞庭船。

千古太丘长,风流世淳庞。衮衮多公卿,他姓渠可双。只今廪贤隽,半刺均麾幢。朝天建长策,致主新周邦。

解缆维杨欲夕阳,过舟覆盎已晨光。夹河渔屋都编荻,背日船篷尚满霜。城外城中四通水,堤南堤北万垂杨。一州斗大君休笑,国士秦郎此故乡。

卯时偶饮斋时卧,林下高桥桥上亭。松影过窗眠始觉,竹风吹雨醉初醒。就荷叶上包鱼鲊,当石渠中浸酒瓶。生计悠悠身兀兀,甘从妻唤作刘伶。

才熟惟应便送官,摘来和叶上金盘。病夫病久无灵药,且服丹砂数百丸。

花落莺啼春暮。陌上绿杨飞絮。金鸭晚香寒,人在洞房深处。无语。无语,叶上数声疏雨。

新买五尺刀,悬著中梁柱。一日三摩挲,剧于十五女。

写出梨花雨后晴。凝脂洗尽见天真。春从翠髻堆边见,娇自红绡脱处生。天宝梦,马嵬尘。断魂无复到华清。恰如伫立东风里,犹听霓裳羯鼓声。

江槛连朝雨,山斋昨夜凉。不知新稻熟,深怪晚炊香。得句君应喜,闻风我漫狂。绣溪行乐处,云水向千章。

月华如水恰中庭,乌鹊枝头栖复惊。晚暑三亭随雨过,秋声一半在虫鸣。

燃萁烘暖夜窗幽,时有新诗趣倡酬。为问灞桥风雪里,何如田舍火炉头?

为君刻意五七字,甫壮知心一两人。百计纵疎终办此,直疑贾孟是前身。

山高日出迟,云重天寒早。源远断人烟,木落惊啼鸟。南斗雁峰坳,北极玉栏杪。下界隔中天,阴阳别昏晓。

不识山村路纵横,但随流水小桥行。一春尚未闻黄鸟,玉女峰前第一声。

文章漫道能吞凤,杯酒何曾解吃鱼。今日梓州张社会,应须遭这老尚书。

远使程途未一分,离心常要醉醺醺。那堪彭泽门前立,黄菊萧疏不见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