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苏先生挽词

称味栾城旧,潜光谷口栖。
雄文联组绣,高论吐虹霓。
遽忽悲丹旐,无因祀碧鸡。
徒嗟太丘德,位不至公圭。

作品评述

《老苏先生挽词》是宋代赵概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称味栾城旧,
潜光谷口栖。
雄文联组绣,
高论吐虹霓。
遽忽悲丹旐,
无因祀碧鸡。
徒嗟太丘德,
位不至公圭。

诗意:
这首诗词是为了悼念已故的苏先生而写的。诗人回忆起与苏先生在栾城的美好时光,他的名声如同那座城市一样令人称道。苏先生不事张扬,低调而谦逊,就像一只潜藏在山谷口的光芒。他的文采出众,作品琳琅满目,被誉为绣花般华丽的佳作,他的高论如同彩虹霓虹一般绚丽多彩。然而,苏先生的突然离世让人悲伤,无法再与他分享欢乐。无缘向他祭祀,就像无法向碧鸡敬献祭品一样。诗人感叹,太丘的伟大德行令人敬仰,然而他并未得到应有的荣耀和地位。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苏先生的哀悼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才华横溢而默默无闻的人的赞美和思考。诗人用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苏先生的品德和才华。称味栾城旧,潜光谷口栖,通过城市和山谷的比喻,展示了苏先生的名声和低调的个性。雄文联组绣,高论吐虹霓,形容了苏先生的作品和见解的卓越和丰富多彩。诗人对苏先生的离世感到悲伤,他无法向苏先生表达敬意,表明了对逝去才华的无尽惋惜。最后,诗人通过提及太丘的德行和公圭(古代衡器的一种)的地位,暗示苏先生未能得到应有的赏识和地位,反映了社会中对才华者的冷遇。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苏先生的赞美和思考,展示了诗人对才华横溢而不被世人所知的人的敬意和无尽惋惜。同时,通过对太丘德行和公圭的提及,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对才华者的冷漠和不公的思考。整首诗词以抒发情感和思考为主旨,抒发了对逝去才华的哀悼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给人以深思和震撼。

诗词推荐

康乐宠词客,清宵意无穷。征文北山外,借月南楼中。千里愁并尽,一樽欢暂同。胡为戛楚琴,淅沥起寒风。

云龙山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落晖。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马如飞。

前年题名处,今日看花来。一作芸香吏,三见牡丹开。岂独花堪惜,方知老暗催。何况寻花伴,东都去未回。讵知红芳侧,春尽思悠哉。

湖边多少游湖者,半在断桥烟雨间,尽逐春风看歌舞,几人著眼到青山。

向上关,脚下路。才拟问如何,邯郸学唐步。

乱山草斜出,危冈竹倒悬。人家春树里,山色夕阳边。

驱马天台路,悠悠渐向晨。云开忽见寺,山尽偶逢人。细雨疏篁长,微烟古木春。行行遥驿道,落吹起轻尘。

海内兵方起,离筵泪易垂。怜君负米去,惜此落花时。想忆看来信,相宽指后期。殷勤手中柳,此是向南枝。

羽扇临玄圃,霓裳上醮坛。九枝松叶冷,千叶杏花残。

大隐何曾去市廛,人间真有遁神仙。身閒已觉尘难染,心远由来地自偏。何事游方期汗漫,不妨酌月问婵娟。胸中丘壑可窥处,墨戏纵横出渭川。

杖策到丹峰,开轩对绿丛。禅心清似水,客鬓乱如蓬。鼓有谯门日,莺花上巳风。逢人相借问,何地隐庞翁。

世业传圭组,江城佐股肱。高斋征学问,虚薄滥先登。讲论陪诸子,文章得旧朋。士元多赏激,衰病恨无能。

蝉带残声移别树。晚凉房户。秋风有意梁黄花,下几点、凄凉雨。渺渺双鸿飞去。乱云深处。一山红叶为谁愁,供不尽、相思句。

黑云扑下一天雪,开帘正见花飘飖。渌樽覆案不能饮,缅怀白发同心交。拈毫竄纸聊自戏,不觉大语惊连鳌。呼儿謄本寄之去,岂敢有意夸雄豪。谚称抛砖引鸣玉,遂蒙老手来相嘲。且言本出将家子,惯看飞云连沙起。常骑快马臂苍鹰,走屠赤豹裂青兕。燕山崛岉郁天起,玉关石壁俱天垒。

云奔浪卷入帘钩,说著坡仙万户侯。剩觉足山看不足,几番烟雨上楼头。

朝衣闲典尽,酒病觉难医。下世无遗恨,传家有大诗。新坟青嶂叠,寒食白云垂。长忆招吟夜,前年风雪时。

幼年曾读贞女碑,坐想濑水清涟漪。试来江东吊李白,瓣香敬谒贞女祠。平生不数子胥子,鞭平进诸何至此。有金投濑竟何为,当时岂为将军死。

当年出塞几红娃,曾共氈房看雪花。今日湖亭霜月夜,梦中犹听撚琵琶。

窈窈径穿林下,丁丁斧彻云间。耳惯猿惊鹤怨,迹穷红树青山。

公乎仁且智,意托山与水。唱道本龙门,遗尘仍栗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