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丹峰庵

杖策到丹峰,开轩对绿丛。
禅心清似水,客鬓乱如蓬。
鼓有谯门日,莺花上巳风。
逢人相借问,何地隐庞翁。

作品评述

《过丹峰庵》是宋代刘子翚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杖策到丹峰,开轩对绿丛。
禅心清似水,客鬓乱如蓬。
鼓有谯门日,莺花上巳风。
逢人相借问,何地隐庞翁。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子翚拄着拐杖来到丹峰庵,打开窗户对着绿草丛生的景象。他表达了清净如水的禅心,而客居他乡的岁月使他的发丝杂乱如同蓬草。诗中提到了谯门之鼓敲响的日子和莺花迎着上巳节的风吹开。最后,诗人遇到了一个人,向他借问庞翁(指庞熙,传说中的隐士),询问他的所在之处。

赏析:
《过丹峰庵》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游历丹峰庵的情景。诗人将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禅心和客居生活的对比,展现了他内心的静谧和外在的动荡。他借景抒发了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谯门鼓和莺花上巳节风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元素。谯门鼓是古代官府用来宣告时间的钟鼓,表明时间的流转和生活的不断变迁。莺花上巳节风则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繁荣的景象。这些细腻的描写增添了诗词的韵味和意境。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提到了庞翁,这是一个隐居的人物。借问庞翁的所在之处,暗示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以丹峰庵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感受,传达了对于宁静、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南荒九死幸生还,种树书成手自删。赤壁梦难同楚颂,洞庭乐不减商山。人生堕地少如意,老子对天无愧颜。千古菟裘有遗恨,断珪残璧自人间。

江梅留待主人还,见说归时得饱看。回首残花飞作雪,一峰当户正高寒。

得雨郊原已遍耕,东家西舍多逢迎。前山云起树无影,别浦潮生船有声。

宣树始观兵,桓桓称鼓行。一戎期大定,载纉主徂征。善政从师律,神功冀武成。勗哉勤誓众,王业自经营。

十年别乡县,西云入皇州。此意在观国,不言空远游。九衢平若水,利往无轻舟。北洛反初路,东江还故丘。春山多秀木,碧涧尽清流。不见子桑扈,当从方外求。世业传儒行,行成非不荣。其如怀独善,况以闻长生。家近华阳洞,早年深此情。巾车云路入,理棹瑶溪行。天地朝光满,江山

我寻西园路,径上上封寺。竹舆不留行,及此秋容霁。磴危霜叶滑,林空山果坠。崇兰供清芬,深壑递幽吹。不知山益高,但觉冷侵袂。路回屹阴崖,突兀耸苍翠。故应祸融尊,群峰拱而侍。金碧虽在眼,勇往讵容憩。绝顶极遐观,脚力聊一试。昔游冰雪中,未尽登临意。兹来天宇肃,举目

淮阳谁可傅,无以易元成。即汝阳狂意,为王言事兄。

功成积劫印文端,不是南山得恐难。眼睹数重金色润,手击一片玉光寒。炼时百火精神透,藏处千年莹采完。定果熏修真秘密,正心莫作等闲看。

坡云无竹令人俗,我云俗人正累竹。玉立斋前一万竿,能与主人相对寒。看竹哦诗笔生力,山童怪予遽忘食。不但不可一日无,斯须无此看何如。诗成欲写且复歇,恐竹嫌诗未清绝。丁宁一竿不可除,竹亦何曾减风月。

汴渠泝复沿,自可见迟速。来时迟有粮,去恨速无谷。有粮安计程,无谷不遑宿。霜高万物枯,源水缩溪谷。黄流半泥沙,势浅见蹙澳。千里东归船,何日下清渎。澹澹风雨寒,长汀嚎鴈鹜。将投孤戍远,四顾危樯独。强语慰妻弩,多虞赖僮仆。到家秫已收,缀树橘始熟。折腰无惭陶,怀遗

寓居无事入清冬,虽设樽罍酒半空。白菊为霜翻带紫,苍苔因雨却成红。迎潮预遣收鱼笱,防雪先教盖鹤笼。唯待支硎最寒夜,共君披氅访林公。

海阔何人,工剪水、飞花作雪。刚不北、秋高风劲,露凝霜洁。遍地直疑琼玉砌,对人恍在珠玑侧。比寻常、万翠与千红,浑然别。梁园内,都休说。蓝关路,堆如积。把行人冻得,头颅如鳖。翡翠帘中杯潋滟,销金帐里姑情息。偶兴来、访戴起山阴,真相忆。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赖知禾黍收,已觉

赤日当空雨汗流,行人小立尽咨愁。谁知天使阳居夏,要作人间岁有秋。鳞介洪纖皆自遂,林泉澹泊可无求。须思一夜西风起,便到无衣远客头。

丹田旧种梨枣,冰柈新摘荔蕉。年年此夜待月,年年此日迎潮。

故里田庐远,他乡禾黍秋。风高初下叶,川浅欲生洲。月出空山静,烟生远树稠。已谙为客意,坚坐任迟留。

祝融峰下别,三载梦魂劳。地转南康重,官兼亚相高。海鹏终负日,神马背眠槽。会得窥成绩,幽窗染兔毫。

东风飞霖雨,一洗桃李尘。快马紫游缰,来赏金精春。连林翠气妙不动,时作佛髻螺头青。劖劖天壁面削起,中可建旗坐万人。豁然呀呀,怫然凭凭。蹲蹲者为虎豹,兀兀者为墉城。千成老狖学春吟,白日龙雷藏树阴。莲花峰下久无路,时有樵子攀藤寻。丹光出屋水涔涔,白鹤飞去栖桃林。

极目亭边花定开,野棠山杏手亲栽。春风拂槛如何似,应记刘郎两度来。

食肉固可鄙,枯肠合搜诗。旁观听平亭,蔬筍同阿师。涉春拟办多,才尽不自支。贺也能苦吟,玠体忧素羸。看花辄有感,袖手增愁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