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朱熹的《次韵寄题万顷寒光奉呈休斋先生》
拼音和注音
yī guān bì shì jīn tóu bái , wàn juàn shōu gōng jiǔ hàn qī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汗青:(动)古时在竹简上记事,采来青色的竹子,要用火烤得竹板冒出水分才容易书写,因此后世把著作完成叫作汗青。②(名)指史册。
避世:避世bìshì离世隐居,避免和外界接触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原诗
闲将岁月老烟汀,更遣诗情到杳冥。
游子故应悲旧国,壮怀那肯泣新亭。
一官避世今头白,万卷收功久汗青。
但见潮生与潮落,不知沉醉又还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