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二日出城

初岁二之日,言出东城闉。
缇骑隘重乳,淤车坌行尘。
原野信滋腴,景物争光新。
青畴隐遥壩,弱柳垂芳津。
隐卒具威械,祭墦列重茵。
俗尚各有时,孝思情则均。
归途喧鼓铙,聚观无富贫。
坤隅地力狭,百业常苦辛。
设微行乐事,何由裕斯民。
守侯其勉旃,亦足彰吾仁。

作品评述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二日出城》是宋代田况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以及赏析。

译文如下:
初岁二之日,我发言出东城闉。
缇(一种马)骑难行压重乳,淤车坌(车轮)沿途扬起尘。
原野肥沃,景色争相焕发新颜。
青畴草地藏在遥远的壩上,细柳垂倚在芳草丰盈的河岸。
隐卒们备齐了威武的仪仗,一边列阵,祭奠的礼品垒得厚实。
俗世流行各有时令,孝思之情则无论贫富都一样。
归途上喧闹的鼓声和铙声,集合了无论贫富都会观看的人群。
坤隅的土地狭小,百业常常艰辛不易。
设立微小的娱乐活动,如何能够使人民生活富足?
为了保护王室继承,我将全力以赴,同时也是为了展示我的仁爱之心。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作者在成都二日出城的情景为主线,以此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和人民的疾苦。诗中虽然没有明确表达出作者的观点,但通过对农田的肥沃、青畴的景色和俗世的差异的描绘,可以看出作者对社会状况的关注和孝思之情对社会的影响。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早春时节的一天行程,展现了作者的关切和对社会状况的思考。诗中以农田的肥沃、景色的美丽以及人民的贫富差距作为象征,传达了作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人民生活的惋惜之情。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平淡的景物和生活中的琐事融入诗中,以反映出社会状况和人民生活的困境,并彰显了作者的仁爱情怀和对孝思的重视。整体而言,这首诗在平淡的词句间透露出深沉的思考和对社会发展的期望,展示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田况(一○○五~一○六三),字元均,其先京兆人,后徙信都(今河北冀县)。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隆平集》卷一一本传)。举贤良方正,累擢知制诰,迁右谏议大夫、知成都府。至和元年(一○五四),充枢密副使。嘉祐三年(一○五八)转枢密使,次年因疾求退,以太子少傅致仕。八年卒,年五十九。謚宣简。有《金巖集》二卷(《郡斋读书志》卷一九),已佚,今存《儒林公议》二卷。事见《临川集》卷九一《田公墓志铭》,《宋史》卷二九二有传。今录诗二十五首。

诗词推荐

行役过桑野,适值丝事成。缫者无劳色,缫车无怨声。彼美冶容子,高楼吹玉笙。一夕缺俪偶,愤切含离情。被绮食珍鼎,迭慾生骄盈。蚕妇虽繿缕,君子未可轻。所以不可轻,能保秋霜贞。

误入葛洪家,说尽天涯话。尔我无自性,常光遍天下。

一自花光为写真,至今冷落水之滨。惟三更月其知己,此一瓣香专为春。清所以清冰骨格,损之又损玉精神。雪中好与谁为伴,只有竹如君子人。

送行人,歌一曲,何者为泥何者玉。年华已向秋草里,春梦犹传故山绿。

高斋散凉气,秋郊欣遐瞩。旷岭赴遥波,清云响疏木。日入会田作,荒蹊锄钩涘。孤村生夕烟,新苔入鸣犊。归来无余物,山月乱简牍。

城下路。凄风露。今人犁田古人墓。岸头沙。带蒹葭。漫漫昔时,流水今人家。黄埃赤日长安道。倦客无浆马无草。开函关。掩函关。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六国扰。三秦扫。初谓商山遗四老。驰单车。致缄书。袭荷焚芰,接武曳长裾。高流端得酒中趣。深入醉乡安稳处。生忘形。死忘名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真人上清室,乃在中峰前。花雾生玉井,霓裳画列仙。念兹宫故宇,多此地新泉。松柏有清阴,薜萝亦自妍。一闻步虚子,又话逍遥篇。忽若在云汉,风中意泠然。

和均玉管,政协璿衡。四序资始,万物含生。皇献允洽,至德惟明。为民祈福,克致精诚。

荷花开後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後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已筑高城受虏降,盟言端的有如江。翠华回跸清驰道,绣指观风绝犬庞。凯奏花卿初卷甲,诗成草圣屡题窗。还朝有策裨聪明,纳谏那忧以杖撞。

梅爱山傍水际栽,非因弱柳近章台。重重叶叶花依旧,岁岁年年客又来。

何处鸾笙凤管清,觉来身世在蓬瀛。龟蒙岛峄争趋势,恒霍嵩华共仰兄。封禅幸无书献纳,洞天尚有路通名。自惭游兴非司马,不扣天门空此生。

雒阳牡丹面径尺,鄜畤牡丹高丈余。世间尤物有如此,恨我总角东吴居。俗人用意苦局促,目所未见辄谓无。周汉故都亦岂远,安得尺箠驱群胡!

收取闲心冷处浓,舞裙犹忆柘枝红。谁家刻烛待春风。竹叶樽空翻采燕,九枝灯灺颤金虫。风流端合倚天公。

密雨随风,昨来一夜檐声溜。奈何孱愁。官路梅花瘦。赋得多情,怕到春时候。如今一病非因酒。试问君知否。

约结无奇恨眼开,偷闲黎杖亦悠哉。晓风不让青山远,暮霭难禁明月来。关外关中浑浪漫,云南云北旧徘徊。自怜不注愍征赋,一世征衣愧不才。

列戟高门气自雄,主人应是偶相逢。由来祸福皆人召,此地无辜唤作凶。

昨日春园饮,今朝倒接篱。谁人扶上马,不省下楼时。

急风吹缓箭,弱手驭强弓。欲高翻复下,应西还更东。十回俱著地,两手并擎空。借问谁为此,乃应是宋公。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