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袁宏道的《西施山》
拼音和注音
xī shī shān , yī piàn tǔ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西施:(名)春秋时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的美女,后来也将西施作为美女的代称。也叫西子。
一片:1.数量词。用于平而薄的东西。2.数量词。用于地面、水面。3.数量词。用于呈片状或连接成片的景物。4.数量词。用于弥漫散布的景色、气象。5.数量词。用于集聚在一起的声音。6.数量词。用于人的心情、心地、心意。7.数量词。用于文字、语言。8.整片;整体。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原诗
西施山,一片土。不惜金作城,贮此如花女。
越王跪进衣,夫人亲蹋鼓。
买死倾城心,教出迷天舞。
一舞金间崩,再舞苏台拆。
槌山作馆娃,舞袖犹嫌窄。
舞到夫差愁破时,越兵潜渡越来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