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咏怀古迹四首 新亭

过江形胜感宗臣,暇日登临似雒滨。
风景凄凉空举目,神州凋敝属何人。
棠花自发青芜杳,燕子初归白屋贫。
况是经过王谢宅,不堪衰草更沾巾。

作品评述

《金陵咏怀古迹四首 新亭》是明代诗人费元禄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过江形胜感宗臣,
暇日登临似雒滨。
风景凄凉空举目,
神州凋敝属何人。
棠花自发青芜杳,
燕子初归白屋贫。
况是经过王谢宅,
不堪衰草更沾巾。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金陵游览时的感受和怀念之情。诗人经过江边的形胜之地,感叹自己闲暇的日子登临此地,仿佛置身于古代伟大宗臣的雒水之滨。然而,眼前的景色凄凉荒凉,整个神州大地都陷入了衰败之中,这是属于何人的责任呢?棠花自然开放,但青草茂盛的景象已隐没不见,燕子初次归巢却选择了贫破的白屋。更甚的是,诗人还经过了王谢宅邸,荒废的景象使他不禁痛心,衰败的草木甚至弄脏了他的衣襟。

赏析:
《金陵咏怀古迹四首 新亭》通过描绘景色和反思时局,表达了诗人对神州大地的忧虑和失望之情。诗中使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过去和现实景象的对比,凸显出时代的变迁和国家的衰败。诗人以过江形胜的景色为引子,将目光聚焦在整个神州大地的凄凉景象上,暗示了明朝的衰败和社会动荡。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具有象征意义,棠花的凋谢和青草的杂乱象征着社会的衰败和秩序的混乱。燕子选择归巢于贫破的白屋,也暗示着社会贫富的不均和人民的困苦。最后,诗人经过王谢宅邸,目睹衰败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抒发情感,通过对具体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代衰败和社会困境的忧虑和反思。通过对过去和现实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社会变迁的思考和对国家兴衰的关切。这首诗通过简练的文字和深刻的意境,使读者思考历史和社会的变迁,并引发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思考。

诗词推荐

夫君在边戍,妾身守孤帏。欲往备纫栉,不如频寄衣。衣到恐迟迟,不到妾不知。欲知衣到无,明年鸿雁归。

晚爱池上清,群峰对檐隙。常恐云气生,坐令苍翠隔。复绕曲塘阴,映实孤花拆。谁知禅者居,来伴使君适。

至人本无我,与世初无方。强从金銮游,聊用示行藏。忠清秉全德,日月可争光。振衣千载上,临世濯沧浪。

肘后奇书懒更开,只今年鬓已相催。但闻方士腾空去,不见童男入海回。无药能留炎帝在,有人曾哭老聃来。醉乡一路差堪向,终拟刘伶冢畔埋。

僧相同剃除,其门则异窦。律仪尚讲论,估禅则乌有。悟去此大魁,穷说则学究。与语判此科,是非免纷糅。

朝游北城东,回首见修竹。下有朱门家,破墙围古屋。举鞭叩其户,幽响答空谷。入门所见夥,十步九移目。异花兼四方,野鸟喧百族。其西引溪水,活活转墙曲。东注入深林,林深窗户绿。水光兼竹净,时有独立鹄。林中百尺松,岁久苍鳞蹙。岂惟此地少,意恐关中独。小桥过南浦,夹道

春风高阁上,雪片又能香。琢玉全天质,施朱笑晚妆。梅花如许瘦,柳絮不胜狂。况此偏宜酿,逢人问酒方。

别都观阁玉栏干,尤称褰帘把酒看。唯有三冬多病容,拥衾时听夜声乾。

东园日淡云容薄,纶巾朝暮阑干角。北风动地万木号,不料一寒如此恶。岂惟半夜雨打窗,便恐明朝雪平壑。绿酒虽漓亦复醉,皁貂已弊犹堪著。所嗟此身老益穷,蹭蹬无功上麟阁。久从渔艇寄江湖,坐看胡尘暗幽朔。万鞭枯胔愤未平,纛下老酋何足缚。要及今年堕指寒,夜拥雕戈度穷漠。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腊前三白旷无涯,应是天公降六花。九曲河深凝底冻,张骞无处再乘槎。

今古无过只一中,随时适变一相通。圣贤心术无偏倚,事业虽殊道则同。

无风无雨并无云,今岁中秋尽十分。毕竟冰轮谁为转?碾穿玉宇不生痕。坐看儿辈纷然饮,也遣先生半欲醺。自是清樽负明月,不閞明月负清樽。

在昔金渊池,烟花锦不如。衣冠尊史祖,山水识灵胥。富岁人多赖,前修日以疏。洪崖仙可问,愿乞雪精驴。

宿雨新晴天色好。秾李夭桃,一霎都开了。燕子归来深院悄。柳绵铺迳无人扫。咫尺莺花还又老。绿入闲阶,只有青青草。参揣前期谁可表。此情不语知多少。

春波渺渺柳依依,芳草侵街蛱蝶飞。万景横陈空物是,一区幽僻念人非。沉悲逝者去不返,自挽已而今曷归。回首鹡鸰原上路,感怀赢得泪沾衣。

侬家活计本天然,刹刹尘尘见普贤。犀角一星蟾影透,神珠九曲蚁丝穿。觉非渐次亡棱缝,幻自消鎔得混圆。妙应通身无向背,古菱花不染媸妍。

无论晴及雨,岁岁到寒原。下马陵如故,书麟笔不存。心灯长在世,谏笏尚传孙。毫发皆翁赐,难忘罔极恩。

为客久未归,寒山独掩扉。晓来山鸟散,雨过杏花稀。天远云空积,溪深水自微。此情对春色,尽醉欲忘机。

甲第多清赏,芳辰命羽卮。书帷通行径,琴台枕槿篱。池疑夜壑徙,山似郁洲移。雕楹网萝薜,激濑合埙篪。鸟戏翻新叶,鱼跃动清漪。自得淹留趣,宁劳攀桂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