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宋休远之蜀任

求友殊损益,行道异穷申。
缀我平生气,吐赠薄游人。
结恩事明主,忍爱远辞亲。
色丽成都俗,膏腴蜀水滨。
如何从宦子,坚白共缁磷。
日月千龄旦,河山万族春。
怀铅书瑞府,横草事边尘。
不及安人吏,能令王化淳。

作品评述

《送宋休远之蜀任》是唐代诗人张说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为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求友殊损益,
行道异穷申。
缀我平生气,
吐赠薄游人。

结恩事明主,
忍爱远辞亲。
色丽成都俗,
膏腴蜀水滨。

如何从宦子,
坚白共缁磷。
日月千龄旦,
河山万族春。

怀铅书瑞府,
横草事边尘。
不及安人吏,
能令王化淳。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送别宋休远去蜀地(今四川省)任职的场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重、对行路的思考以及对蜀地和在宦途中的种种困难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为了求学和宦途而不得不离开亲人的内心纠结之情。同时,他对蜀地的景物、风俗和历史人文进行了描绘,表现出对蜀地的热爱和向往,并表达了对边塞战事的思念和对王化淳君主之德的称赞。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真情实感。首句“求友殊损益,行道异穷申”表达了友谊的稀有与重要,以及行路的艰难。接下来的两句“缀我平生气,吐赠薄游人”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其中,“吐赠薄游人”一句以形象的方式表现出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景。

诗词的第三联表达了诗人对去蜀地的友人的祝福,以及因求学与官职而分离亲人的痛苦。接着,诗人用“色丽成都俗,膏腴蜀水滨”描绘了蜀地的美景和富饶,表达了对蜀地的喜爱和向往。

最后一联用“怀铅书瑞府,横草事边尘”描述了蜀地战事频繁的景象,以及在异乡的身份、身世和环境的困境。最后一句“不及安人吏,能令王化淳”则表达了对王化淳君主之道的渴望和赞美。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谊、亲情和事业的思考和思念。通过对蜀地的描绘和对君主之德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心中的理想国家和社会秩序的向往。

作者介绍

张说,字霖卿,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有《游老君洞》诗。事见《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六。

诗词推荐

屠苏末後不辞饮,七十四人今自希。筋力明年应更减,诚心忧世久知非。脾寒服药近方验,风痹经冬势渐微。得罪明时归已晚,此生此病任人讥。

城西去天才尺五,溯游从之不修阻。西湖春水涨旧痕,葡萄盎盎浮春醑。鱼成队阵影虚游,禽呼友朋声乐与。船行是处有佳趣,芳草和烟为断浦。小桥曲径能深幽,疑在阆风与玄圃。花飞犹有半妆在,柳长尚作画眉妩。酒中之仙仅八人,把杯谁是湖山主。楼台倒影俯清漪,密树摇风翠交舞。

祁祁甘雨,膏我下土。羽羽谷风,和泽乃音。

吟君新什慰蹉跎,屈指同登耳顺科。邓禹功成三纪事,孔融书就八年多。已经将相谁能尔,抛却丞郎争奈何。独恨长洲数千里,且随鱼鸟泛烟波。

岂弟更三郡,题评冠一乡。绳愆御史疏,补阙谏臣章。直叹牙弦绝,明嗟魏鉴亡。皇情应震悼,追贲盛龙光。

暗黄摇曳六桥云,万户千门一日春。休把柔条都折尽,明朝多少出城人。

老大逢春总恨春,绿杨阴里最愁人。旧游一别无因见,嫩叶如眉处处新。

匡庐界黄龙,渐入遂闳深。平畴郁修广,初日荡云岑。暑退风稍寒,空濛延远襟。谁言匡庐近,正藉群峰阴。悠然南山目,缅彼太古心。片石柴桑字,徒杠粟里寻。归来馆何处?醉石迹未沉。北窗松风意,岁月去。岩幽虎心善,远吹来杏林。但坐掏石泉,溪回鸣玉琴。

殷颜柳陆,李萧邵赵。

艰难只用武,归向浙河东。松雪千山暮,林泉一水通。乡心缘绿草,野思看青枫。春日偏相忆,裁书寄剡中。

崑崙高哉二千五百馀里,日月相隐避。黄河发源下有渥洼水,大宛群马饮其澨。天马下与群马戏,产驹一日可千里。滴汗化作燕支水,国人缚藁为人置水际。久与马习不经意,一朝却被人馽击。张骞使还报天子,天子不惜金珠与重幣,期以此马可立致。大宛使人欺汉使,致烦浞野楼兰七百骑

南北东西共一尘,得坻随处可收身。卜居赋就知谋拙,入宅诗成觉新诗。三径蓬蒿犹恨浅,九流宾客未嫌贫。不须更待高轩过,袖有珠玑已照邻。

小篱护殷鲜,久厌杂芳眩。风烟桃李蹊,一付檀槐战。

羲之在东床,风操夙所称。蓝田誊转重,胡乃意不平。出吊屈在我,反恶固其情。以此悻悻死,无异匹妇轻。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姱[1]女倡兮容与;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昭格灵贶,祀典笔升。牲牲告弃,雕俎是承。荐虔效物,省德惟声。灵其有喜,万宇肃澄。

到处风尘染素衣,蜉蝣掘阅尚何如。似闻扫雪开三径,可但移梅探一枝。分我高山弹旧曲,乞君明月斲新诗。几时把酒临窗槛,借问如何湼不缁。

弱水蓬山梦不分,红笺无处寄行云。海棠睡醒清宵月,影入纱窗疑是君。

未办因人出,时歌不我过。墨泓云脚乱,药鼎雨声多。三篾阅浮世,把茆营懒窠。肯将犹在舌,容易说干戈。

梦破池塘杳杳。情随春草。尊前风味不胜清,赋白雪、幽兰调。秀句银钩争妙。殷勤东道。蛮笺传与翠鬓歌,便买断、千金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