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项鸿祚的《更漏子》
拼音和注音
chóu xìn xī , xiù gōng fū , mèng cán tí zhè g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工夫:指闲暇时间。
鹧鸪:动物名。鸟纲鸠鸽目。体大如鸠,头顶暗紫赤色,背灰褐色。嘴红,腹部带黄色,脚深红。群栖地上,营巢于土穴中。
信息:(名)音信;消息:商品~。
项鸿祚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原诗
藕肠纤,花骨软,一枕泪光红泫。
愁信息,绣工夫,梦残啼鹧鸪。
当时错,如今莫,情比秋萝更薄。
霜里角,月中更,行人听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