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逢故人

百战一身在,相逢白发生。
何时得乡信,每日算归程。
走马登寒垄,驱羊入废城。
羌笳三两曲,人醉海西营。

作品评述

《塞上逢故人》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百战在身的我,遇见了白发的故人。
何时才能获取家乡来信,每天都在盘算回程。
骑马登上寒冻的垄岗,驱羊进入废弃的城池。
羌笳吹奏三两曲调,人们陶醉在海西的军营。

诗意和赏析:
《塞上逢故人》描绘了塞上战场上的士兵的生活。诗人通过叙述士兵逢故人的情景,表达了他在边疆履行兵役的艰辛和忧虑。

诗词开篇即点明主题,主角是身负百战之身的诗人,他在边疆战场上偶遇了一位白发苍苍的故人。这位故人可能也是曾为国家而战的老兵,他们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相逢,彼此心生感慨。

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渴望,通过描述其每天都在盘算回程和期待家乡的信件,凸显了边塞战士离乡背井、思乡之苦和无尽的回家愿望。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描述自己骑马登上寒冷的垄岗,驱羊进入废弃的城池。这些描写突出了他所处战场的艰苦环境,以及曾经繁华的城池如今的荒凉景象。这些景象无疑进一步展示了塞上战斗的残酷现实。

最后,诗人描写了羌笳吹奏的曲调。羌笳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常常用来表达哀思和战斗之情。人们在这种曲调的陶醉中,忘却了艰辛,也许是为了暂时逃避或安抚内心的痛苦。

整首诗词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塞上战场上士兵的辛苦、思乡之情和对战斗的苦楚。诗中的凄美情怀和边塞战士的形象,使人无不为之动容,也见证了唐代文人对边塞生活的不尽赞美和思考。

作者介绍

王建,婺源(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曾知鄂州崇阳县。事见清道光《婺源县志》卷一五。

诗词推荐

重萼丹砂品最高,可怜寂寞弃蓬莴。会当车载金钱去,买取春归亦足豪。

本是山林一陋蒙,何心驰骛利名中。只因尺檄来蓬户,故策驽才入藻宫。既尔薰陶知厚德,又於历练熟颓风。区区未饫高山仰,何事征蹄今已东。

俸轻官且冷,君喜在亲民。村路不闻犬,县城长似春。架高书少蠹,厅静隙无尘。考满留碑去,清风励后人。

山头孤鹤向南飞,载我南游到九疑。下界何人也吹笛,可怜时复犯龟兹。

从古忠贤困佞邪,区区尘册费长嗟。谗人肉味知何似,豺虎刚嫌汙齿牙。

唐昌观里东风软。齐王宫外芳名远。桂子典刑边。梅花伯仲间。笼茸锼暖雪。琐细雕晴月。谁驾七香车。绿云飞玉沙。

品格清虚压从芳,何年分种自炎方。直疑剪契红罗轴,插向绿绡深处藏。

漠漠复霏霏,为君垣上衣。昭阳辇下草,应笑此生非。掩蔼青春去,苍茫白露稀。犹胜萍逐水,流浪不相依。

雨雨不肯止,倒泻春江涛。可怜龙公苦,甚我行路劳。长陂不可涉,攀岭如猿猱。忽然出夷旷,行人何滔滔。馆定访我友,醉我软脚醪。翻思昨暮秋,有酒安可逃。诸少森玉立,俊秀非儿曹。示我近所作,亦复吹其毛。人生有乘除,理不差秋毫。岂非昨者厄,故有今者遭。归来驰然卧,梦中

我行江郊暮犹进,大雪塞空迷远近;壮哉组练从天来,人间有此堂堂阵!少年颇爱军中乐,跌宕不耐微官缚;凭鞍寓目一帐然,思为君王扫河洛。夜听簌簌窗纸鸣,恰似铁马相磨声;起倾斗酒歌出塞,弹压胸中十万兵。

草树加蒙密,波涛计渺冥。似宜穿野屩,直与眺江亭。薪湿厨烟重,泥浑井汲腥。虚堂坐昏黑,时见一流萤。

夏夜谁知亦自长,幽居渺在水云乡。月侵竹簟清无暑,风度衣篝润有香。栖鹊自惊移别树,流萤相逐过横塘。放翁尚苦余酲在,细绠铜缾落井床。

片帆飞去若轻鸿,一霎春潮过浙东。王谢江山久萧索,子真今为起清风。

梦破池塘杳杳。情随春草。尊前风味不胜清,赋白雪、幽兰调。秀句银钩争妙。殷勤东道。蛮笺传与翠鬓歌,便买断、千金笑。

圣典重精及表章,旷仪亲举自宗庠。纵观桥拥浮云盖,侍问庭充振鹭行。首举儒风隆上国,光增帝业掩前王。太平荣遇惭多幸,重见歌虞起庙堂。

黄岳雄姿振千古,百年九度此登临,目空云海千层浪,耳熟松风万古音。(以上作于1982年8月)

人夸之子得春早,道眼看来春最迟。万木已悲欲瘦,一花才与水相宜。乾坤寂寞常如客,今古平章无尽诗。说著色香犹近俗,丹心祗许伯夷知。

数点庐峰雪,吹入冲陶云。山灵定惊怪,佳景被子分。

唯天有二气,一阴而一阳。阴毒产蛇蝎,阳和生莺凰。安得蛇蝎死,不为人之殃。安得凤凰生,长为国之祥。

青琐仙人解玉符,秋风一夜满江湖。曾歌郢水非凡曲,未扫旄头负壮图。终日望君天欲尽,平生知我世应无。扁舟应约元宫保,潇洒莲泾二丈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