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吴氏兄弟三首

才随年尽不重奇,每愧诸郎索近诗。
旋作七言供一笑,自痴那得使人痴。

作品评述

《赠吴氏兄弟三首》是宋代陈师道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对吴氏兄弟的赠词,表达了诗人对他们文才的赞赏与敬佩。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年岁渐长,才华却不显得特别出众,我常常对你们这几位兄弟感到羞愧,因为你们俩在文学创作上的要求总是那么近乎完美。我突发奇想,写下这首七言绝句,只为了逗你们一笑,却不知道这样的举动本身就足以让人陶醉其中。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陈师道对吴氏兄弟文学才华的赞赏和自愧不如之情。他认为自己的才华并不突出,而吴氏兄弟却在诗歌创作上追求卓越,对诗歌的要求十分高。他为了逗乐吴氏兄弟,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但不自知地展现出了自己对诗歌的痴迷。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人自谦才华不重奇,但对吴氏兄弟的文学造诣表示敬佩,感到自愧。他用七言绝句的形式写下这首诗,只是希望给吴氏兄弟带来笑声,却不知道自己的痴迷程度已经足以使人痴迷。

这首诗词虽然简短,但通过对才华的自谦和对吴氏兄弟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文学追求的敬意。它也提醒人们在欣赏和创作艺术作品时,应该保持谦虚的态度,欣赏他人的才华并不自负。整首诗词以轻松幽默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给人以愉悦和共鸣。

作者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诗词推荐

可惜娇儿,惺惺伶俐聪明作。灵台廓。圆明光烁。我许蓬莱约。断却麻绳,正好修丹药。如今却。买条铜索。缚住踏云脚。

桂含爽气三秋首,蓂吐中旬二叶新。正是澄江如练处,玄晖应喜见诗人。

雾开离草迥,风逆到花迟。

寰宇定,四海奉文思。书轨混,梯航凑,共戴昌期。稽古典、方咏京坻。耕籍丰民稼,敦本农时。陈羽卫、日月旌旗。衮冕次坛壝。帷宫宿设,梐枑相差。穆清端拱,星毕照罘罳。良宵永,为民广洽,庞褫奏、行漏昭庭燎,铙吹鼓曾颸。百神拥卫斗东移。明发俨皇仪。手揽洪縻。丰年万亿与

数点滋花雨未干,弄晴红日上阑干。杏花梢上风微动,着意吹人也不寒。

弄绣岭横秋,玉螭吹暑迎凉气。碧崖流水。流入春葱指。半倚朱弦,微ED51连环珥。通深意。月明风细。分付知音耳。

欲浓还淡云容碎,似见如藏日影微。赚得鸠声长又短,不知雨意是耶非。

郎家湖北妾湖南,两浆缘流路旧谙。却似钓鳌矶边鹭,往来凉月影毵毵。

曲突徙薪不谓贤,焦头烂额飨盘筵。时人多是轻先见,不独田家国亦然。

玉殿清虚过暑天,草庐烦促念民编。外家近许迁新宅,不遣司农费一钱。

载酒房湖风日美,探梅喜折一枝新。今朝忽向街头见,万萼千跗俗却春。

不用茱萸子细看,管取明年各强健。

向来耆旧日争辉,太息西来万事非。一笑烘堂吾岂敢,百年尤世泪仍挥。洋洋大国风流在,奄奄诸生气息微。欲挽岷江注东海,吾衰无力只思归。

野泉决决贯城来,红紫商量次第开。尚想梅横却月观,遥知云雨暗阳台。

昔日登临不用扶,於今白首见麻姑。此邦泉石何萧爽,异代神仙知有无。七月山田红稻熟,去年尘海碧莲枯。信知冠盖追游地,羽客相逢到日晡。

东风折尽诸花卉,是个亭台冷如水。黄鹂舌滑跳柳阴,教看蔷薇吐金蕊。双成涌出琉璃宫,天香阔罩红熏笼。西施晓下吴王殿,乱抛娇脸新匀浓。瑶姬学绣流苏幔,绿夹殷红垂锦段。炎洲吹落满汀云,阮瑀庭前装一半。醉且书怀还复吟,蜀笺影里霞光侵。秦娥晚凭栏干立,柔枝坠落青罗襟。

化国熙熙日自迟,棠阴无讼草含滋。何人剩伐南山石,大刻详书德政碑。

《前赋〈春居杂兴〉诗二首,间半岁,不复省视,因长男嘉[礻右]读杜工部集,见语意颇有相类者,咨于予,且意予窃之也。予喜而作诗,聊以自贺》命屈由来道日新,诗家权柄敌陶钧。任无功业调金鼎,且有篇章到古人。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从今莫厌闲官职,主管风骚胜

十载溪山梦,一川桃李花。春深犹是客,几日定还家。

拖云从龙去又回,无心却似有心来。只因怕失老僧约,永日岩房拨不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