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王质的《观政堂成上黄少誉二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xiōng zhōng dào dé wǔ qiān wén , liáo jiè gāo táng fā miào yī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道德:(名)一定社会阶段形成的通过舆论约束人们言行的准则和规范:~败坏|伦理~。
中道:道路的中央。
妙音:汉语词语,指美妙的乐音。《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闻经获益第四十八品中:“四万亿那由他百千众生,于无上菩提未曾发意,今始初发。种诸善根愿生极乐,见阿弥陀佛,皆当往生彼如来土。各于异方次第成佛,同名妙音如来”。
高堂:(书)(名)指父母。
千文:见'千字文'。
胸中: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状态。
五千文:即五千言。
王质
王质,字华卿,太原祁人。五代祖通,字仲淹,隋末大儒,号文中子。通生福祚,终上蔡主簿。福祚生勉,登进士第,制策登科,位终宝鼎令。勉生怡,终渝州司户。怡生潜,扬州天长丞。质则潜之第五子。少负志操,以家世官卑,思立名于世,以大其门。寓居寿春,躬耕以养母,专以讲学为事,门人受业者大集其门。年甫强仕,不求闻达,亲友规之曰:“以华卿之才,取名位如俯拾地芥耳,安自苦于亹茸者乎?扬名显亲,非耕稼可致也。”质乃白于母,请赴乡举。
原诗
胸中道德五千文,聊借高堂发妙音。
背倚飞楼怀古意,面临止水正人心。
新荷此际敷青叶,稚柳他年贮绿阴。
但使厨烟无太远,时来分座伴孤斟。